儿童蛔虫病高发于农村的儿童,虽然城里的儿童发病率比较底,但还是要做好预防工作的。那么为什么儿童易得蛔虫病呢?一起往下看文章,你会知道答案。
为什么儿童易得蛔虫病
为什么儿童易得蛔虫病
蛔虫病是人体最常见的肠道寄生虫病之一。此时孩子由于会行走,活动范围扩大,而父母对孩子也开始放手,孩子容易接触到各种不卫生的东西,而感染蛔虫病。
蛔虫的成虫形似蚯蚓,寄生在人体小肠内并产卵,雌虫每天可产卵达20万个,虫卵有受精卵和未受精卵之分。自粪便排出的受精卵,在适宜的条件下经3周即发育成感染性虫卵,这种虫卵能在土壤中生存5年,一般调味品如酱油、醋、辣椒、生拌蔬莱和盐水泡菜都不能杀灭虫卵。人如果吃了带有成熟虫卵的食物即可得病。
小儿由于喜欢玩土,手上可能沾有蛔虫卵,如果饭前不洗手,蛔虫卵即可以通过手而被吞入胃内,所以儿童更易得蛔虫病。虫卵被吞人体内后,孵化发育成幼虫、孵出的幼虫并不能立即发育成成虫,必须在体内经过一番“旅行”,它首先是侵入肠壁,经血液循环进入肺内,以后沿支气管、气管逆行至咽喉部,再进入到胃,最后在小肠内定居而发育成成虫,成虫的寿命一般在1年左右。就这样小儿在不知不觉中感染了蛔虫病。
蛔虫病临床表现
1.幼虫移行引起的症状
(1)蛔幼性肺炎或蛔虫性嗜酸性粒细胞性肺炎(即Loffler综合征)幼虫移行至肺引起,表现为咳嗽、胸闷、血丝痰或哮喘样症状,血嗜酸性粒细胞增多,肺部体征不明显,X线胸片可见肺部点状、片状或絮状阴影,病灶易变或很快消失。症状1~2周消失。
(2)重症感染幼虫可侵入脑、肝、脾、肾、甲状腺和眼,引起相应的临床表现,如惊厥、肝肿大、肝功能异常、视网膜炎、眼睑水肿及尿的改变等。
2.成虫引起的症状成虫寄生于空肠,以肠腔内半消化食物为食。临床表现与蛔虫多少、寄生部位有关。轻者无任何症状,大量蛔虫感染可引起食欲不振或多食易饥,异食癖;常腹痛,位于脐周,喜按揉,不剧烈;部分病人烦躁易惊或萎靡、磨牙;虫体的异种蛋白可引起荨麻疹、哮喘等过敏症状。感染严重者可造成营养不良,影响生长发育。
为什么儿童易得蛔虫病
怎样预防蛔虫病
1.饮食要卫生
尽量不吃没有洗干净的蔬菜、水果,尤其是不要生吃。苍蝇、蟑螂等会将细菌、病毒、蛔虫卵带到食品表层,因此切勿让孩子吃被苍蝇等昆虫污染过的食品。还有不要让小朋友饮用生水。
2.勤修指甲
做好手的清洁工作,饭前、如厕前后都要洗手。蛔虫卵易藏身于指甲缝里,进而可产生感染,因此要勤给小朋友剪指甲。另外需要注意的是,切勿让孩子养成咬指甲、吮吸手指的坏毛病。
3.勤晒洗衣物
家长要关注孩子的家居卫生问题,勤清洗孩子的衣服、被子等生活用品。另另外,爸妈要记得将被褥经常拿出去晒晒。
4.控制传染源
被虫卵污染的粪便亦会传播疾病,所以不可让小朋友随地大小便。在幼稚园里可以采取普遍治疗法,即集体服驱虫药品,这样的话可有效预防蛔虫病在孩子之间的相互传播。
蛔虫病饮食疗法
方一
原料:20g槟榔,20g楝根白皮,适量白砂糖。
步骤:
(1)先把槟榔切成片状,楝根白皮去除外皮,备用。
(2)将此备用药材入锅,加适量水煎煮,熬好后取药汁,浓缩。
(3)最后加白糖,调配成糖浆。
用法:连续喝两天,并且最好在睡觉前空腹服用。
方二
原料:适量南瓜子,以及适量蜂蜜。
步骤:
(1)先将南瓜子清洗干净,晒干后取其仁。
(2)然后将南瓜子弄碎,碾成细末。可配以适量的蜂蜜服用。
用法:一日两次,连续服用两到三天。未满五岁的孩子每次服用6g~9g,超过五岁的每次服用10g~15g。
方三
原料:15g乌梅,9g党参,6g黄连,9g桂枝,3g川椒,6g细辛,6g黄柏,9g当归以及6g干姜。
步骤:先在锅中放入适量清水,然后将上述药材放入锅中煎,熬成500ml的汁水。
用法:采用直肠滴注疗法,一分钟45滴左右。
方四
原料:7~10个凤眼果,100g瘦肉,适量食盐。
步骤:
(1)先去除凤眼果的外壳,切好瘦肉,备用。
(2)然后在锅中加入适量的清水,备用食材放入锅中,文火煲。
(3)煲好后调入食盐即成。
用法:喝汤,吃瘦肉与凤眼果。
方五
原料:适量的使君子。
步骤:将使君子稍微翻炒下,致使香味散发出来。
用法:一日三次,三天一疗程。根据患者岁数服用颗数,每岁每天两颗,一天服用的颗数不可多于二十颗。
方六
原料:30g面粉,30g使君子,20g瘦肉。
步骤:
(1)先把使君子弄碎,瘦肉洗干净切成细末。
(2)然后将这两者放入到面粉中,均匀混合。
(3)最后将此做成十个圆饼,放在蒸笼上蒸煮。
用法:一日两次,一次食用一个。
方七
原料:12g使君子,10g乌梅,2g细辛,10g赤芍,3g黄连,9g金羚炭,15g土茯苓,5g(炒)黄柏,十颗川椒及十颗槟榔。
步骤:在锅中放入清水,然后将上述药材放入锅中煎汁。
用法:一剂一日,一日三次。
看完以上文章的你,是否已经对为什么儿童易得蛔虫病有所了解,随着孩子逐渐长大了,各种各样的病也跟上来了,比如我们经常见到的蛔虫病,对于小孩子而言,可能没有什么觉察,但是父母要照管好自己的孩子,就要时刻注意孩子的一些举动,尤其要注意看孩子是不是有蛔虫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