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吃饭,家长们应重视两大问题

时间:2016-02-27    作者:起跑线小编

 
   宝宝吃饭通常都是一边玩一边吃,等到饭菜都凉了还没有吃完,此时,很多家长就会出现错误的做法:继续喂孩子,直到吃完为止,而忽略了饭菜的温度对孩子的肠胃造成的影响;还有的家长就是特别喜欢给宝宝吃肉,以为这样可以起到进补的作用,殊不知,这一味地给孩子进补肉类,只会起到反作用——产生食积。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探讨一下关于孩子吃饭的两大问题。

   一、不顾寒凉进食,增加外感机会

   大量食用寒凉食物,容易内伤脾胃,最终导致人体的抵抗能力下降。冬季除避免冷饮外,是应该提醒各位妈妈的是:由于小孩好动,吃饭时经常不能一次全部吃完,而冬天饭菜凉得非常快,如果饭菜凉了仍继续进食,就很容易损伤脾胃而增加外感的机会,因而,给孩子一个有规律的进餐时间是非常必要的。

   家长在给孩子安排早、中、晚餐三餐时,进餐的时间相对固定,比如三十分钟吃完,若没有吃完,就不要再追着喂,慢慢让孩子形成一个定时进餐、按时吃完的习惯。

   二、食积损伤脾胃,对寒冷抵抗力下降

   宝宝脏腑娇嫩,脾胃消化功能调节相对有限,如果一味的进补肉类食品,当宝宝脾胃不能完全消化吸收时,就会产生食积。

   中医认为,脾胃是后天之本,人出生后,人体几乎所有的气血都来自于脾胃,而人体气血的强弱,决定人体正气的强弱,气血充足则正气强盛,抵御外邪入侵的能力就越强。当宝宝食积后,脾胃功能损伤,势必影响气血的生化,而且食积积于脾胃,很容易产生内热,出现宝宝低烧的症状,进一步损伤人体气血。

   在临床上,食积的宝宝经常是家长喂养不当造成的,比如现在的家长都比较疼爱宝宝,总喜欢塞给宝宝好吃的食物,而宝宝的消化功能是有限的。由于宝宝体质差异大,如果需要进一步增强体质,进补之前尽量分清体质状态,做到进补因人适宜。
   另外,宝宝的喂养,尽量由一个人负责,这样便于控制并掌握宝宝的进食量。

   要想宝宝身体抵抗能力强,保护好宝宝的脾胃功能是妈妈必须时刻关注的事情。

    猜你喜欢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