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吃奶粉后,如出现腹泻、呕吐等症状,且全身起红疹,可能是过敏了。妈妈要注意,吃儿童奶粉过敏不利于儿童健康。那儿童吃奶粉过敏怎么办呢?
换奶粉
当确定宝宝对奶粉过敏后,妈妈要及时采取有效的措施补救,如及时停掉儿童正在喝的奶粉,待儿童身体恢复后,给儿童更换奶粉。
更换奶粉时,要注意避免选择含牛奶蛋白的奶粉给儿童喝,以减少儿童过敏的机率。
药物治疗
对待过敏比较严重的儿童,仅停掉奶粉不能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还要让儿童服用药物,缓解症状。
饮食调整
儿童吃奶粉过敏后,如再食用易引起过敏的食物,症状会加重,所以调整饮食,避免摄入牛奶、鸡蛋、鱼、花生等有致敏因子的食物,对治疗疾病有帮助。若儿童病情严重,应在发病后六个月才吃煎炸油腻食物。
很多家长都表示,家里上幼儿园的宝宝有时候吃完晚饭就开始喊腿疼,特别是到了晚上,疼痛就更厉害了,偶尔几次还会从睡眠中疼醒,哭闹、折腾,弄得全家人都休息不好。但是,奇怪的是,到了第二天早上,孩子的疼痛感又消失了,还是和往常一样跑跑跳跳,也不像是生病了。孩子腿疼的这一现象究竟是怎么回事呢?育儿专家表示,这大多是儿童生长痛的表现。
生长痛是儿童生长发育时期特有的一种生理现象,多见于3~12岁生长发育正常的儿童。生长痛主要表现为间歇发作的下肢疼痛。疼痛多为钝痛,也可针刺样痛,甚至剧烈牵拉痛。疼痛的部位多在膝关节,其次是大腿和小腿部位,或小腿骨前方。疼痛呈无规则间歇发作,常在夜间出现,持续数分钟至几小时不等,无游走性,肢体活动不受限。疼痛发作时不伴有发热、皮疹等全身症状。生长痛并非是一种病症,而是一种生理现象,所以,家长们大可不必担忧,疼痛只是暂时的,过段时间就自然会消失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