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妈妈由于忙,很少带宝宝出门去运动,几乎呆在家里,那么这些妈妈你们知道宝宝运动不足的危害有哪些吗?一起往下看文章,或许你能知道答案。
宝宝运动不足的危害
缺乏运动危害很大。很多国家已经将体力活动不足列入不健康的生活方式,认为其危害与过度饮食、不良嗜好、精神紧张、睡眠不足和环境质量差一样,都是导致多种慢性疾病发病率增加的重要原因。缺乏运动,还会导致青少年肥胖。
根据最新的研究表明,即使是三岁大的儿童也可能存在运动不足的问题,婴儿运动不足可能影响到他们的发育、成年后冒很多患病的风险,甚至对心理的发育、行为方式以及学习能力等都可能产生不利影响。
在最近的一次对学龄前儿童运动量的严格跟踪研究中,科学家们发现,三岁大的儿童平均每天的运动量只有20分钟,远远低于在他们那个年龄阶段科学家们所推荐的运动量。科学家们所推荐的每天1500卡。
科学安排宝宝运动量
根据孩子不同的年龄、体质的不同、环境温度温差的大小,运动要遵 循循序渐进的原则,既要慢慢适应,比如说天气比较冷的时候,每天分几次 带孩子出去,每次出去的时间比较短一些,这样虽然麻烦一些,但孩子容易 适应。天气比较好,中午阳光比较足的时候,户外活动时间可以适当长一些 。举例来说,三个月以内的孩子,抱着孩子出去几分钟就回来,连续三天以 后就可以出去的时候走得慢一点,五到十分钟,再几天以后出去二十分钟就 没有问题,当然要根据天气情况。
我们可采取以下措施来控制幼儿的运动量:
1、安排好运动的强度与密度。在体育活动中,应该以相对密度大一些、强度小一些为适宜,运动强度大的活动,则应当运动密度相应减小;反之,运动强度较小的活动,则运动密度可以相应增加。
2、根据年龄差异确定合理的“量”。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在幼儿园体育课中,小班的活动时间一般控制在15-20分钟以内,中班为20-25分钟,大班为25-30分钟。
3、注意观察,及时反馈。在体育活动中,一般考虑活动的强度为每分钟平均心率130-160次。如有不达或过之现象,教师应灵活调节好活动的量。
4、气候季节与量的关系。在确定体育活动的量时,还要考虑到气候、季节等客观条件的影响。一般秋冬季气温比较低,活动量可适当增大,夏季气温较高,活动量大会使幼儿产生疲劳,甚至会发生中暑,因此,可以适当减少幼儿的运动“量”。
看完以上的爸爸妈妈们,或许已经对宝宝运动不足的危害有所了解。宝宝没有运动真的有很多危害,妈妈们再忙也要每天抽出半个小时陪宝宝出门运动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