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安排宝宝户外运动量 有益宝宝健康

时间:2017-03-03    作者:小鑫

  很多妈妈都会带孩子出外运动,因为这样能更多的接触阳光,让钙更好的吸收,同时也可以增强宝宝的抵抗能力,但小编提醒,宝宝户外运动量可要合理安排,不然会适得其反,一起来看科学安排宝宝户外运动量文章吧。

科学安排宝宝户外运动量

  科学安排宝宝户外运动量

  根据孩子不同的年龄、体质的不同、环境温度温差的大小,运动要遵 循循序渐进的原则,既要慢慢适应,比如说天气比较冷的时候,每天分几次 带孩子出去,每次出去的时间比较短一些,这样虽然麻烦一些,但孩子容易 适应。天气比较好,中午阳光比较足的时候,户外活动时间可以适当长一些 。举例来说,三个月以内的孩子,抱着孩子出去几分钟就回来,连续三天以 后就可以出去的时候走得慢一点,五到十分钟,再几天以后出去二十分钟就 没有问题,当然要根据天气情况。如果坐电梯、下楼梯,有过堂风的时候一 定要注意将孩子包裹好,这些细节方面也很重要。风大的时候一般不出去。 其时循序渐进包括孩子所有的方面,如辅食添加、习惯的改变等等。

  水中健身

  水中健身、游泳是孩子最好的运动方式。它不仅可以锻炼孩子的协调 性、平衡感,还能增强肠胃消化功能,对治疗小儿腹泻有帮助。在医院有护 士帮助孩子做水中操,父母也可以带孩子到游泳池做下面这套针对出生1个 月到4岁儿童的“亲子水中健身操”。

  一、适合1—12月的孩子

  运动方式:给孩子带上游泳圈后,轻轻放在水池中。父母双手握着孩 子的上臂,按节拍前后摆动其上臂,小角度地做圆周外展。

  目的:锻炼孩子上臂关节。

  注意事项:拉孩子上臂做圆周外展时角度不要过大,30度即可。

  运动量:8至10次,做2组

  二、适合1岁以上孩子

  运动方式:父母坐于池边,双手托住孩子腋下,做小臂屈伸动作。

  目的:锻炼孩子的平衡感,打消对水的恐惧。

  注意事项:托住小宝宝的手要抓牢,让其在水中任意蹬腿。

  运动量:10至20次,做2至3组。

科学安排宝宝户外运动量

  儿童户外运动,遵循四大原则

  一、从小开始,一贯坚持,持之以恒。

  二、安排活动的内容必须根据儿童年龄的特点及个体差异,不能强求一律。如体弱儿的运动量不宜过大,过度疲劳反而会使食欲减退、睡眠不安、情绪不愉快等。在活动时如发现小儿有大汗淋漓、面色苍白或绯红等情况,应及时控制活动量,避免带来负面影响。

  三、小孩的体格锻炼应掌握循序渐进的原则,从简到难,时间由短到长。如小婴儿的户外活动从5分钟逐渐延长到半小时。活动后孩子若有不适应,不要随便放弃,应查找原因。一般情况下,可缩短活动时间或减少锻炼难度并坚持进行,以使孩子逐渐适应,收到锻炼的效果。

  四、体格锻炼后要安静或轻微活动20-30分钟再进餐。由于运动时消耗增多,应供给足够的营养,满足各种营养素及热能的需要。出汗多的孩子可少量喝一点水,否则会因口干舌燥而不愿吃饭,但绝不能喝碱性饮食及过量饮水,否则会中和胃酸或冲淡胃液。对许多的孩子,锻炼时要及时擦汗,冬季可在内衣里垫块小毛巾,锻炼结束后取出,以免因受凉而发生感冒。

  看完以上文章的爸爸妈妈们,是否已经明白科学安排宝宝户外运动量了。对于宝宝的户外活动,一定要控制好。除此之外,宝宝的衣着也要注意,切勿穿过多或过少,小的宝宝要记得戴帽子。

    猜你喜欢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