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为人父母,最期待的就是听到孩子喊的第一声“爸爸、妈妈”,但每个孩子的生长情况不一定照着父母期待的那样发生,他的各项指标发育有早有晚,孩子的开口说话也是如此,有的开口早,有的开口晚。开口早的孩子让爸妈早日尝到了这份激动;开口晚的孩子,则让爸妈望穿秋水,在焦急的等待中迟迟未见激动时刻的到来。虽然宝宝的生长发育存在个体差异,开口有早有晚,但是家长可以帮助宝宝早日开口!让婴儿早日说话的方法有哪些?教宝宝说话时要注意什么和引导宝宝学说话的误区都在这里,大家一起学习。
图片来源于华盖
●让婴儿早日说话的方法
1.进行“语言”交流
从宝宝出生后,父母就可以开始和他们进行“语言”交流。对宝宝说话时,要伴随相应的声调、表情、眼光和手势,以吸引宝宝的注意。这种早期交流能促进宝宝大脑的发育,为以后真正的语言交流做好准备。
2.因势利导
父母对宝宝说话时,语音要正确、清晰,以供宝宝模仿。说话的主题,要和宝宝当前注意的事物和活动中心相一致,这样,父母的话语才能为宝宝吸收。例如,当宝宝正在起劲地玩狗熊玩具时,你可以指着玩具说这是狗熊,是白颜色的,然后再谈些有关狗熊的事。此时,如果要让宝宝学习“狗熊”以外的话,就会吃力不讨好。要注意,说话的内容和表达方式要适合宝宝的发展水平,尽可能使他们理解。对于宝宝说的话,不管是否完善,都要设法根据当时的具体情况,揣摩其中的意思,给以语言或行动上的反应。这样,一方面可以鼓励宝宝说话的积极性,另一方面可让宝宝知道他说的话是否妥当、正确。
3.扩展口语
宝宝开始说话时,往往是用一两个词来表达一个意思,父母可以很自然地把这种单词语、双词语扩展,改造成为一个完整的句子。例如,宝宝说”妈妈饼饼”,如果根据当时的情境,表明他说这话的意思是”妈妈在吃讲”,那么父母可以接着说“喔,妈妈在吃饼饼。”如果根据当时的情境,推测他要表达的意思是 “这是妈妈的饼”或“要妈妈拿饼饼给宝宝”,那么,父母就可以说一句话把这个意思表达出来。通过这种方洁,宝宝逐渐知道一个意思应该如何表达。从而逐渐掌握规范的表达方式。
图片来源于华盖
●教宝宝说话时要注意什么
1.千万不能操之过急
幼儿说话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每一阶段都有其特有的任务和重点,所以父母们不能急于求成,采用揠苗助长的方法教孩子说话,以免给孩子造成伤害。
2.给孩子提供一个相对稳定的语言环境
现在很多家庭里会存在说多种语言或方言的情况,大人一会儿说方言、一会儿说普通话,一会儿又讲英语,这种现象很容易导致孩子语言刺激的混乱,使孩子不知道该选择说什么语言,所以家长要尽量给孩子营造一个相对稳定的语言环境。
3.注意宝宝的饮食
合理的饮食一方面能给幼儿提供充足的营养,另一方面可以通过咀嚼使幼儿口腔的肌肉得到很好的锻炼,这能为良好的发音奠定基础。
图片来源于华盖
●引导宝宝学说话的误区
1.语言过分幼儿化
典型的一种表现就是过分使用叠词,如“吃饭饭”、“开车车”等,当然在幼儿学习说话的早期阶段,叠词等儿童化的语言更易于幼儿理解和模仿,但是随着孩子语言能力的发展,这一类的语言父母则应该少用,尽量选择使用一些成人化的语言以促进孩子语言的进一步发展成熟。
2.总是及时满足幼儿的需要
很多父母总是不等孩子说就很热心地去满足孩子的需要,殊不知这样做很多时候是剥夺了孩子自己张口说出需要的机会,从而也使孩子错失了进行语言学习和练习的机会。因此,当孩子用手指着想要的东西使,父母可以耐心等一下孩子说出自己的需要,或者是引导孩子说出自己的需要,例如可以说“跟妈妈说你想要什么?”
3.孩子的不正确发音将错就错
由于幼儿的听觉器官和发音器官发育还不够完善,所以他们对声音的分辨能力和对于发声的调节能力都还比较弱,所以他们在发声的时候难免存在一些错误,比如说把“狮子”发成“西子”,把“十”发成“四”,在这种情况下很多父母不去纠正孩子的错误发音,甚至是跟着孩子这样发音,这样孩子就会得到错误的强化从而保留错误的发音的方式,这将不利于孩子正确发音方式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