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低烧食疗方法 妈妈赶紧记起来

时间:2016-09-02    作者:小鑫

  天气渐渐变冷,冬天离我们越来越近了,在这干燥寒冷的气候下,宝宝最容易受到感冒发烧的侵扰。如果宝宝出现发低烧状况,爸爸妈妈们先不要着急,可以采取物理降温的方法来帮助宝宝退烧,安全可靠。平时要多了解宝宝低烧的相关知识。那么,下面就跟小编一起来看看宝宝低烧食疗方法。

宝宝低烧食疗方法

图片来源于华盖

◆宝宝低烧食疗方法

  一般来说,对于阴虚内热型低热儿童的调理可选用沙参麦冬粥作为食疗方:选取沙参、麦冬各15克,加水煎汤,去楂取汁加入粳米50克,煮粥食用。

  对于讷呆少食、面色萎黄的气血两虚型低热儿童可选用黄芪首乌粥作为食疗方。选取黄芪、首乌各15克,加水煎汁,取汁去渣,加入粳米50克,煮粥食用。

  代乳粉:主要为植物蛋白,营养与牛奶相似,但易消化及吸收,可根据婴儿的年龄及需要稀释饮用。

  西瓜汁:新鲜的西瓜,去籽去瓤,榨汁,代茶频服。如发烧时不伴有其他症状,可以吃少量冰西瓜汁之类的冷饮,帮助降温、利尿。

  绿豆汤:将绿豆加水煮烂,再加适量的糖或盐便可。绿豆有清热解毒及祛暑的疗效,而且水分充足、营养丰富。

宝宝低烧食疗方法

图片来源于华盖

◆宝宝长期低烧原因

  1、自身体质原因:宝宝自身代谢快,体温波动在1℃以内都算正常。

  2、天气原因:和夏季高热天气相关,宝宝的水分补充不足、出汗少,导致体温升高。等天气转凉后,宝宝的体温就会恢复正常。

  3、饮食因素:宝宝有不消化、积食的现象。他很可能会有低热、不爱吃饭、呕吐等症状。这个时候,可能需要做饮食调整或用帮助消化的药物来治疗。

  4、感染性低热:宝宝患病后因治疗疗程不足,会出现病情反复,同时,还会有间断性的低热现象。

  5、感染后低热:宝宝患麻疹、白喉、百日咳、菌痢、乙型脑炎等传染病后,调节体温的机能没有完全恢复,导致低热不退。

  6、慢性感染性低热:如结核、慢性扁桃体炎、中耳炎、鼻窦炎、泌尿系感染等,导致宝宝出现连续性的低热。

  7、非感染性低热:如果宝宝有血液疾病、内分泌和免疫系统疾病,可能会出现低热。

  如果宝宝的体温不超过38℃,一般不建议给宝宝吃退烧药,因为小孩子的体温调节中枢发育还不是很完善,在低于38℃用退烧药后容易出现低体温(低于36℃)现象。

宝宝低烧食疗方法

图片来源于华盖

◆宝宝低烧怎么办

  方法一:温湿敷

  用温水敷也能帮助散热,操作起来很简单。具体做法:

  1、准备好温水,热水温度在30℃左右。

  2、将宝宝的衣服解开,毛巾打湿,用温水毛巾上下搓揉宝宝的身体。

  3、10—15分钟换一次毛巾。

  方法二:冰敷

  主要通过放在全身大血管处的冰与流动的血液进行热交换传导。同时它可以降低脑细胞耗氧量,延缓脑细胞损伤,并且有利于躯体微循环。

  具体做法:

  1、在塑料袋内装入刚从冰箱取出的自制冰块,扎紧,套2—3层,防止漏出,然后在外面包上毛巾即可。

  2、将冰袋敷在后枕部、前额部或者腋窝下、颈部,腹股沟等大血管经过的地方。

  3、5—10分钟换一次,直至高热有所下降为止。

  方法三:使用退热贴

  流行于欧美国家的退热贴,目前也已成了我国家庭的常备降温品。孩子发热时只要在额头或其他大血管走行部位贴一张,即可达到物理降温的效果。退热贴之所以能发挥降温作用,主要是由于其内含高分子水凝胶,利用物理原理将热量集中到胶状物中,再通过水分汽化带走热量,对局部降温来实行辅助退热。此外,退热帖中所含的一些天然药物如薄荷、冰片等也有一定清凉降温作用。

    猜你喜欢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