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宝宝小耳朵不能随便掏 掏耳朵要注意什么呢

时间:2017-03-19    作者:小鑫

  对成人来说定期清理耳垢是保持自身卫生的基本要求。不过对于宝宝可不能用这个原则。宝宝的耳朵可掏不得。一些妈妈看到宝宝耳朵里有耳垢就会忍不住拿棉签去清理认为这样才卫生,但是这个做法是错误的,为什么宝宝小耳朵不能随便掏呢?又要注意些什么

为什么宝宝小耳朵不能随便掏

  宝宝耳朵的特点

  众所周知,宝宝的耳朵比我们成人的要脆弱的多。特别是婴儿,外耳道很柔软,很容易受伤,所以,要将他的耳垢除去是较困难的。婴儿的外耳道若用火柴棒或耳挖将耳垢除去,会使耳受伤,伤处受到细菌感染而恶化的例子并不少见。由于婴儿头部常常左右摇摆,如把硬的棒状物放进耳内,是非常危险的。

  宝宝耳朵怎么掏

  通常,婴儿的耳垢会自然排出,耳朵不是清理的越乾净越好,保留些微的耳垢才能保护耳朵。妈咪可以趁着洗澡时,将用纱布或小方巾稍微以清水沾湿,之后就可以开始清洁外耳。只要在耳朵外围绕一圈,维持外耳的干净清爽就可以了,提醒妈妈,千万不要擅自使用棉棒深入内耳道内清洁,因为宝宝的耳道还十分窄小,如此反而容易将杂物推入耳内,破坏自洁机制。如果用手电筒照,发现耳垢好像瓶塞一样塞住耳道的话,且因此听不到声音,应该尽快找耳科医生,请他把耳垢除去。

为什么宝宝小耳朵不能随便掏

  随便掏耳朵的危害:

  1、或可导致听力下降

  妈咪们爱干净是常有的事,宝贝身上到处都要干干净净的,就连小家伙们的小耳朵也不放过。经常见到有些妈咪拿着棉棒或是耳勺给孩子掏耳朵。有关儿童健康专家就提醒妈咪们,给孩子掏耳朵随时都有可能掏出听力下降来。

  因为孩子的耳朵很脆弱,听力正处在发育之中,如果不小心碰到听小骨或是耳膜,都有可能导致孩子听力下降,对孩子的健康成长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建议家长不要随意给孩子去掏耳朵,孩子耳道内有一点小灰尘和物质是很正常的事情,不要去掏,怕掏出问题来。

  2、或引起孩子中耳炎

  给孩子掏耳朵,分分钟都有可能导致孩子中耳炎,尤其是有些妈咪们在给孩子掏耳朵前还要给孩子用水洗一洗耳朵,在有水进入耳朵的情况之下再用物体掏一掏,孩子的耳道被细菌感染引起中耳炎的机率是非常之大的。

  孩子患上了中耳炎痛苦不堪,家长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后悔都来不及。有些家长总是不知道孩子为什么会患上这么奇怪的病情,却不知道是自己不懂得照顾和护理的原因。

  3、外耳道感染的问题

  父母给孩子掏耳朵可能一次两次都没有问题,但谁能担保第三次,第四次没有问题呢!有些孩子出现外耳道感染问题就是因为父母经常给孩子掏耳朵的原因所致,长时间掏导致孩子的耳道风险增加,也就容易出现感染,对孩子的健康成长不利。家长最好是不要给孩子掏耳朵,对孩子的听力不好。

  掏耳时应该注意:

  1.最好用棉签,轻轻在外耳道转动,然后耳朵朝下,耳屎可自行出来;

  2.不要形成挖耳习惯而频繁挖耳,一般应一周左右一次即可;

  3.在灰尘较多的地方或有“油耳”的人可一周两次;

  4.如果长期不掏耳朵,则可能形成耵聍栓塞,这时就很难掏出来了,应到医院用专门器械取出。

为什么宝宝小耳朵不能随便掏

  重要的是,帮宝宝洗澡或洗头时应尽量小心,避免水流进宝宝的耳朵,如果进水也别太紧张,使用干棉棒或小方巾将外耳部份的水吸干就好。若宝宝的耳朵出现异常分泌物,妈妈也不要自作聪明地抠内耳,得赶紧就医才行。否则到时越掏越深时就麻烦了

    猜你喜欢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