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悉,我国新生儿听力障碍的发病率为千分之三左右,而对于新生儿来说,定期给身体检查是非常重要的,听力筛查就是其中一项。那么,你知道新生儿听力筛查对象有哪些吗?带着问题,下面请跟随小编来了解了解吧!
新生儿听力筛查对象
▎新生儿听力筛查对象
新生儿听力筛查对象主要有2种,一是所有出生的正常新生儿;二是对具有听力障碍高危因素新生儿。
听力障碍高危因素:
1.在新生儿重症监护室48小时及以上者;
2.早产(小于26周),或出生体重低于1500克;
3.高胆红素血症;
4.有感音神经性和( 或)传导性听力损失相关综合征的症状或体征者;
5.有儿童期永久性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的家族史者;
6.颅面部畸形,包括小耳症,外耳道畸形,腭裂等;
7.孕母宫内感染,如巨细胞病毒、疱疹、毒浆体原虫病等。
8.母亲孕期曾使用过耳毒性药物;
9.出生时有缺氧窒息史,Apgar 0-4分/1min 或 0-6分/5min;
10.机械通气5天以上;
11.细菌性脑膜炎。
新生儿听力筛查对象
▎新生儿听力筛查技术
目前我国使用的听力筛查仪器,主要有耳声发射(otoa—coustic emissions,OAE)和自动听性脑干反应(automatedauditory brainstem response,AABR)。筛查的结果都以“通过”或“未通过”表示。一般而言,OAE和AABR的敏感度及特异度均可以达到95%以上,而OAE略低于AABR。
1、耳声发射: 耳声发射是通常声波传入内耳的逆过程,即产生于耳蜗的声能经中耳结构再穿过鼓膜,进入耳蜗的外毛细胞,然后由外毛细胞反射出能量,在外耳道记录得到。耳声发射据其有无外界声刺激分为自发性耳声发射(SOAE)和诱发性耳声发射(EOAE),后者按刺激的类型分为瞬态诱发耳声发射(TEOAE)、畸变产物耳声发射(DPOAE)和频率刺激耳声发射(SFOAE)。
耳声发射与内耳功能密切相关,任何损害耳蜗外毛细胞功能的因素使听力损害超过40dBHL时,都能导致耳声发射明显减弱或消失。而且,耳声发射是一项无创伤性技术,操作简便,测试两耳仅需要10分钟。由于几乎所有正常耳都能引出TEOAE和DPOAE,而SOAE只有50-60%的正常耳能记录到。因此,新生儿听力筛查常用TEOAE和DPOAE。
2、自动听性脑干诱发电位技术(AABR):通过专用测试探头实现的快速、无创的ABR检测方法。AABR 技术的出现和使用,目的在于与OAE技术联合应用于筛查工作,全面检查新生儿耳蜗、听神经传导通路、脑干的功能状态。具有听力损失高危因素的新生儿出现蜗后病变的比例较大。如果单纯使用OAE,可能会漏筛蜗后病变。因此具有听力损失高危因素的新生儿,最好采用OAE和/或AABR联合进行听力筛查,以免漏筛本病。
编后语:通过以上学习了“新生儿听力筛查对象”等相关内容后,大家对此是不是有了全新的认识了!如果想了解更多关于育儿方面的知识,请继续关注我们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