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黄疸吃什么药 新生儿黄疸症状和原因介绍

时间:2017-05-10    作者:小鑫

  黄疸,是很多新生儿都会出现的问题,主要症状为皮肤、黏膜、巩膜发黄,原因有可能是胆红素生成多和肝功能不成熟等,需要引起家长们的注意。那么大家知道新生儿黄疸吃什么药吗?下面小编就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

新生儿黄疸吃什么药

新生儿黄疸吃什么药

  新生儿黄疸是什么

  医学上把未满月(出生28天内)宝宝出现的黄疸,称之为新生儿黄疸,主要症状为皮肤、黏膜、巩膜发黄,宝宝食欲不振、不安躁动,体温可能也会有所上升。

  新生儿黄疸是新生儿中一种很常见的疾病,临床上约有85%的足月儿及绝大多数早产儿在出生后一周内出现黄疸。新生儿黄疸主要是因为新生儿的肝脏功能发育不完善,胆红素代谢异常,血中的胆红素浓度升高引起的一种疾病,具体又可以分为生理性黄疸和病理性黄疸。

  新生儿黄疸原因

  1、胆红素生成多

  (1)红细胞破坏多:胎宝宝在妈妈的子宫内处于低氧环境,红细胞代偿性增多,但寿命短,出生后血氧含量增高,过多的红细胞被迅速破坏。

  (2)血红素加氧酶含量高:在生后7天内含量高,产生胆红素的潜力大。

  2、肝功能不成熟

  (1)肝摄取胆红素能力差:肝细胞内Y、Z蛋白含量不足,使肝对胆红素摄取不足。

  (2)肝结合胆红素功能差:肝内葡萄糖醛酸转移酶含量低且活力不足,形成结合胆红素的功能差。

  (3)肝排泄胆红素功能差:排泄结合胆红素的功能差,易致胆汁淤积。

  3、肠-肝循环特点:新生儿刚出生时肠道内正常菌群尚未建立,不能将进入肠道的胆红素转化为尿胆原(粪胆原)。

  由于上述特点,新生儿摄取、结合、排泄胆红素的能力明显不及成人,且胆红素产生多而排泄少,所以很容易出现黄疸。尤其宝宝在缺氧、胎粪排出延迟、喂养延迟、呕吐、脱水、酸中毒、头颅血肿等情况时,会加重黄疸。

  新生儿黄疸症状

  新生儿生理性黄疸有下列特征:

  1、黄疸一般在生后2-3天开始出现。

  2、黄疸逐渐加深,在第4-6天达高峰,以后逐渐减轻。

新生儿黄疸吃什么药

新生儿黄疸吃什么药

  3、足月出生的新生儿,黄疸一般在生后2周消退,早产儿一般在生后3周消退。

  4、黄疸程度一般不深,皮肤颜色呈淡黄色,黄疸常只限于面部和上半身,黄疸时孩子的一般情况良好,体温正常,食欲正常,大小便的颜色正常,生长发育正常。

  5、化验血清胆红素超过正常2mg/dl,但小于12mg/d1。

  新生儿病理性黄疸有下列特征:

  1、黄疸出现时间过早,于生后24小时内出现。

  2、黄疸消退时间过晚,持续时间过长,超过正常的消退时间,或黄疸已经消退而又出现,或黄疸在高峰时间后渐退而又进行性加重。

  3、黄疸程度过重,常波及全身,且皮肤黏膜明显发黄。

  4、检查血清胆红素时,胆红素超过12mg/dl,或上升过快,每日上升超过5mg/dl。

  5、除黄疸外,伴有其他异常情况,如精神疲累,少哭,少动,少吃或体温不稳定等。

  新生儿黄疸吃什么药

  1、西药

  (1)葡萄糖及硷性溶液:葡萄糖可供给黄疸宝宝热量,营养心、肝、脑等重要器官,减少代谢性酸中毒。

  (2)血浆或白蛋白:供给与胆红素联结的白蛋白,可使游离的非结合胆红素减少,预防胆红素脑病。

  (3)酶诱导剂:能诱导肝细胞滑面内质网中葡萄糖醛酸转移酶的活性,降低血清非结合胆红素。

  (4)肾上腺皮质激素:能阻止抗原与抗体反应,减少溶血;并有促进肝细胞葡萄糖醛酸转移酶对胆红素的结合能力。

  2、中药

  (1)消黄利冲剂:茵陈9g,桅子3g,大黄3g,茅根10g,金钱草6g,茯苓6g。

  (2)茵陈蒿汤:茵陈1.5g,栀子9g,制大黄3g,甘草1.5g。

  (3)三黄汤:黄芩4.5g,黄连1.5g,制大黄3g。

  通过上文的介绍,我们不仅了解了新生儿黄疸是什么,还知道了新生儿黄疸吃什么药。在日常生活中,家长们如果遇到新生儿黄疸,要及时就医,希望本文能够帮助到大家。

    猜你喜欢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