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实生活中不乏笨手笨脚的父母,总是喜欢用摇晃方式来安抚宝宝。殊不知,一个不小心宝宝就有可能患上婴儿摇晃症候群。那么,你们知道什么是婴儿摇晃症候群吗?小编带你们去了解下。
什么是婴儿摇晃症候群
什么是婴儿摇晃症候群
所谓“婴儿摇晃症候群(Shakeninfantsyndrome)”,是指瞬间以不当的方式剧烈摇晃婴幼儿,或长时间无数次的快速摇晃婴幼儿,造成其脑部伤害,甚至死亡。
目前临床病例多发生于0-4岁的婴儿或幼小儿童,但主要好发对象为0-8个月大的婴儿,原因是婴儿颈部较为柔软、脆弱,及其身体比例和大人有差异,婴儿的头部比例约占身长得1/4,且婴幼儿期脑部发育较快,因此,宝宝头部的重量也约占全身重量的1/4,加上婴幼儿颅底较为平坦,脑部不易固定,颈部又欠缺支撑力,因此,当大人或外力施予部当激烈摇晃,或是将婴幼儿背在大人背上,却疏忽给予他们颈部支撑,都有可能导致婴幼儿永久性的脑部伤害,产生许多后遗症,造成无法抹灭的遗憾。
婴儿摇晃症候群的危害
由于临床症状与受摇晃次数、程度有很大的关系,一次剧烈的摇晃会造成摇晃症候群,但即使摇晃动作不剧烈,若长期反复地施行,累积数次后,也容易让宝宝出现这种症状。有摇晃症候群的宝宝,初期可能只是嗜睡、食欲不振或烦躁不安,接着出现抽搐或意识不清等现象。抽搐也许是偶发或局部抽搐,但也有可能频繁发生,严重者甚至造成昏迷或死亡。有时即使性命保住了,却带着严重的神经系统后遗症。
神经系统疾病的预后情况与送医时机有很密切的关系,要及时送至大型医院急救,或许可降低伤害程度。不论是一次造成或累积数次而成,通过电脑断层摄影或核磁共振,都能看出新旧伤痕的状况。送到医院急救的宝宝,有的只有出血状况,有的则伴随其他皮肤外伤,医生除了根据精密的仪器检查外,还会详细地询问病史,如平日由谁照顾、照顾习惯等。
什么是婴儿摇晃症候群
婴儿摇晃症候群的表现
1、脑出血不论大人还是孩子,脑内组织都如“豆腐”般脆弱,必须避免受到外力的撞击,才能保护大脑组织的安全,特别是不满1岁的宝宝,更需要注意头部的安全。因为出生时婴儿大脑的重量已接近成人的二分之一,但体重大约只有成人的二十分之一,并且婴儿的颈部肌肉群肌力比较弱,不足以支撑宝宝的头部。
另外,婴儿颅底及内面较平滑,脑组织固定不是很结实,受到强大的外力时容易晃动,大脑表面与头骨下的静脉相接的血管也会晃动。晃动的大脑组织很容易被突然改变的外力“撕裂”,引发硬脑膜下或蜘蛛膜下腔出血等急症,眼球玻璃体也会因剧烈摇晃而引起视网膜出血。
2、意识不清醒出血之后,颅内压会急速上升,从而产生一系列症状,如食欲不振、呕吐、嗜睡、抽搐、四肢无力、意识昏迷等神经系统症状。这种因人为剧烈摇晃而引发脑出血,并引起诸多神经系统的症状,就是“婴儿摇晃症候群”。
值得注意的是,这些受伤害的婴儿并无明显外伤,却都受过力道大小不一的摇晃或撞击。有摇晃症候群的宝宝,初期可能只是嗜睡、食欲不振或烦躁不安,接着出现抽搐或意识不清等现象。抽搐也许是偶发或局部抽搐,但也有可能频繁发生,严重者甚至造成昏迷或死亡。
关于什么是婴儿摇晃症候群,就为大家讲述到这里,对于新手爸爸妈妈来说,很多经验都比较缺乏,为了宝宝的健康还是多了解下这些知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