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善宝宝手脚冰凉的方法 8个方法告别手脚冰凉

时间:2017-03-04    作者:小鑫

  宝宝手脚冰凉也是常见的事,那么妈妈们发现宝宝手脚冰凉时,有没有想过找一些方法去改善呢?下面小编就为这些妈妈分享一篇改善宝宝手脚冰凉的方法文章,一起来看看吧。

改善宝宝手脚冰凉的方法

  改善宝宝手脚冰凉的方法

  1、适当穿衣

  冬天,孩子穿的贴身内衣以吸湿、透气、保暖的棉织品为佳,外衣稍宽大一点,利于气血流通,四肢温暖舒畅。孩子出门时要穿好大衣、戴上手套、帽子,脚上穿厚袜和防滑保暖鞋,但不能穿得太多、太紧,以免束手束脚影响宝宝活动,温度太高也容易给孩子捂出病来。冬季宜穿深色衣服,研究表明,黑色衣服吸收太阳辐射为88%,军绿色为57%,白色为20%,深色衣服能使身体多获得一些热量,有利于手脚暖和。

  2、取暖器取暖

  适当使用取暖器,使小手变得暖和。但要注意,宝宝从外边玩耍回来,小手冻得通红时不能立即取暖,更不能马上用热水泡手,要等适应了室温后,再去取暖。

  3、饮食调养

  在宝宝的膳食中适当添加一些富含蛋白质、脂肪、糖类、维生素及微量元素的食物,如玉米、小米、红薯、牛奶、肉、鱼、蛋黄、动物肝脏、坚果、胡萝卜、青菜等。此外可以适当给孩子补充一些钙D,能帮助提升孩子的免疫力和骨骼发育。营养好了,孩子自然能抵御寒冷的侵袭,手脚也会温暖起来。

  4、勤洗晒被褥

  被褥经过日晒后,被褥内的空气含量增加,变得蓬松,提高了保暖性。另外保持干净的被褥也能减少细菌对孩子的伤害。让孩子盖着晒过的被子,身子和手脚会觉得暖和舒畅。

  5、适度运动

  冬天只要是阳光好的天气,就要带宝宝到户外运动,如快步走、小跑、爬梯子、玩球、做游戏、模仿操等。对刚刚会站立或学走的小宝宝,也要带去在草地上玩耍,大人拉着孩子的双手,跳一跳、蹦一蹦。户外运动,既能促进身体产热,提高宝宝的抗寒本领,又有利于皮肤的血液循环,使肢体手脚温暖。

  6、室温和湿度适宜

  室内温度最好能保持18~20℃以上,相对湿度在55%左右。注意通风换气,使室内空气新鲜。孩子生活在适宜的温湿度环境里,手脚就不会发凉。

  7、常搓手脚

  经常给孩子搓手时,要对手心手背适度用力,反复搓摩,使孩子双手发热。搓脚时,也是对脚背脚掌反复进行搓摩,以温热为度,尤要注重按摩脚心的“涌泉穴”,可疏通经络,加速血液循环,脚暖则一身皆暖。

  8、冷热水浴

  对于稍大的孩子不妨用冷水和热水交替冲淋手脚,这种冷热水浴是很好的“血管体操”,血管在一冷一热缩放过程中经受锻炼,对强化体质,预防手脚发冷大有益处。但是这一招在寒冷的冬季不建议使用,家长们也可以变换下形式,如用冷热毛巾交替给孩子敷手脚,这样刺激性不如前面那种方法那么大,同样能达到强化体质的目的。

改善宝宝手脚冰凉的方法

  注意饮食可预防手脚冰凉

  冬天不仅气温低,宝宝容易患感冒,同时也是各种传染病的多发期。这期间,聪明妈妈需要了解冬季饮食的基本原则,从饮食着手,增强宝宝的身体抗寒和抗病力。

  摄取适量的高蛋白、高脂肪食物

  一些妈妈错误地认为:冬天,宝宝就需要更多高蛋白、高脂肪食物才能抵御寒冷天气;而事实上,现代科学研究证实:在寒冷气候下,机体的内分泌系统也被调动起来,使人体的产热能力增加。因此,冬季我们所需的能量与其他季节差距并不大。无需再额外地给宝宝增加进食量来获取更多能量。

  注意补充维生素

  宝宝冬天的户外活动相对较少,接受室外阳光照射时间也短,很容易出现维生素D缺乏。这就需要妈妈定期给宝宝补充维生素D,每周2~3次,每次400单位。寒冷气候使人体氧化功能加快了,维生素B1、B2代谢也明显加快,饮食中要注意及时补充。维生素A能增强人体的耐寒力,维生素C可提高人体对寒冷的适应能力,并且对血管具有良好的保护作用。因此,在冬天宝宝要多吃富含维生素的食物。

  不可忽略的无机盐

  有医学研究表明,如果体内缺少无机盐就容易产生怕冷的感觉,要帮助宝宝抵御寒冷,建议妈妈冬季多让他摄取含根茎的蔬菜,如胡萝卜、土豆、山药、红薯、藕及青菜、大白菜等。这些蔬菜的根茎中所含无机盐较多。

  冬季热食的饮食调节

  冬天的食物应以热食为主,以煲菜类、烩菜类、炖菜类,或汤菜等为佳。不宜给宝宝多吃生冷的食物。生冷的食物不易消化,容易伤及宝宝幼小的脾胃,脾胃虚寒的孩子尤要注意。

  看完以上文章的妈妈,是否已经对改善宝宝手脚冰凉的方法有所了解,其实在平时的饮食当中,妈妈也可以在饮食上预防宝宝手脚冰凉,让宝宝多吃一些富含维生素的食物。

    猜你喜欢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