鹅口疮并发症 家长们一定要了解

时间:2017-03-30    作者:小鑫

  每当我们抵抗力下降的时候,就给了病毒有机可乘的机会,鹅口疮爆发就是其中的一种,这种疾病一般多发生在孩子身上,错过治疗最佳的时期会造成很严重的后果。那么,你知道鹅口疮并发症有哪些吗?带着问题,下面请跟随小编来一起了解了解吧!

鹅口疮并发症 家长们一定要了解

▎鹅口疮并发症

  宝宝会因疼痛而拒绝吃奶,造成食量减少、体重增长缓慢。

  如鹅口疮扩散到口腔的后部,有可能“殃及”食管,一旦受到牵连,宝宝吞咽东西就会感到不舒服,甚至会因为怕疼,拒绝喝水,有可能出现脱水。

  如果不及时治疗,酵母菌还可能波及身体的其他部位。当然,弥漫性酵母菌感染十分罕见。

▎鹅口疮的病因

  鹅口疮是由白色念珠菌感染所引起,白色念珠菌就是许多微生物中的一种,通常多发生在口腔不清洁、营养不良的婴儿中,在体弱的成年人中亦可发生。白色念珠菌在健康儿童的口腔里也常可发现,但并不致病。

  以下情况均可引起感染:

  1.母亲阴道有霉菌感染,婴儿出生时通过产道,接触母体的分泌物而感染。

  2.奶瓶、奶嘴消毒不彻底,母乳喂养时,妈妈的奶头不清洁。

  3.接触感染念珠菌的食物、衣物和玩具。另外,婴幼儿在6~7个月时开始长牙,牙床有轻度胀痛感,婴幼儿便爱咬手指,咬玩具,这样就易把细菌、霉菌带入口腔,引起感染。

鹅口疮的病因

  4.在幼儿园过集体生活,有时因交叉感染可患鹅口疮。

  5.长期服用抗生素,或不适当应用激素治疗,造成体内菌群失调,霉菌乘虚而入。

▎鹅口疮的预防

  1.产妇有阴道霉菌病时应积极治疗,切断传染途径。

  2.婴幼儿进食的餐具清洗干净后再蒸10~15分钟。

  3.哺乳期的母亲在喂奶前应用温水清洗乳晕和乳头;而且应经常洗澡、换内衣、剪指甲,每次抱孩子时要先洗手。

  4.对于婴幼儿的被褥和玩具要定期拆洗、晾晒;宝宝的洗漱用具尽量和家长的分开,并定期消毒。

  5.婴儿室应注意隔离和哺乳的消毒,以预防传播。

  6.幼儿应经常性地进行一些户外活动,以增加机体的抵抗力。

  7.在幼儿园过集体生活的幼儿,用具不可混用。

  编后语:通过以上学习了“鹅口疮并发症”等相关内容后,大家对鹅口疮这类疾病是不是有了更加全面的认识呢。家长们在平日需要多加强对婴幼儿的照顾,均衡他们的营养,做好疾病防范措施。

    猜你喜欢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