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治疗小儿麻痹症(2)
时间:2016-02-26
作者:qpxadmin
(3)肌原性麻痹症即由于肌肉病变引起的麻痹症,多见于以下几种疾病:
①重症肌无力。如发现小儿双眼皮或一侧眼皮下垂,下午较上午重,刚睡醒时双眼皮能上翻,眼睛睁得较大,但多次眨眼后,眼皮提起困难,眼睛睁不开,双眼皮下垂,同时眼球活动障碍,可有复视、斜视。少数患儿为全身性、四肢、躯干肌肉无力,可因肋间肌无力而出现呼吸困难,上述发作的特点为重症肌无力,可做新斯的敏试验帮助诊断。用新斯的敏每次每千克体重0.04毫克肌注,用后5~10分钟,肌无力症状明显改善者,即支持该病诊断。
若
麻痹症麻痹症呈周期性发作,几周或几月发作一次,发作间歇期一切正常,短期内瘫痪自行缓解,多数是家族性周期性麻痹。瘫痪前有明显的精神因素,如受到父母或老师批评,感到委曲,或遇到不顺心的事,会突然发生两下肢不能动弹。经暗示治疗,瘫痪很快恢复,以往有类似发作,要考虑为癔病性麻痹,也称为功能性瘫痪,儿童发病较少。
②流感后肌炎。此病为急性流行性感冒后1周内发生的严重的肌肉疼痛、压痛和肿胀,腓肠肌(小腿部肌肉)影响最重,大腿和其他部位肌肉亦可受影响。如发现小儿在发热1~3天突然出现两下肢不能走路,小腿部肌肉疼痛,触痛明显,伴有咳嗽、流涕、咽痛等,家长不必惊慌,这种流感后肌炎的症状常在1周左右会自行缓解。
麻痹症治疗主要是病因治疗,需要在医生指导下进行。
小儿突然发生颅内出血,首先应使其保持安静,减少搬动,头敷冰袋或冷毛巾,然后平稳送往医院。若是弥漫性出血,可内科保守治疗。若为局灶性出血,血肿较大,需外科手术切除。
小儿麻痹症肢体可给予针灸、按摩、推拿、体疗、理疗等综合治疗,家庭可备有电按摩器、健身器等,加强功能锻炼,促使肢体肌力恢复。
多发性神经根炎,急性期可选用强的松,每日每千克体重1—2毫克口服。发生呼吸肌麻痹,应注意保持呼吸道通畅,定时拍打胸部,辅助咯痰。若呼吸困难,脸色发紫,应及时进行人工呼吸或使用人工呼吸器。恢复期可对麻痹肢体进行针灸和理疗。
小儿麻痹症,需隔离治疗。瘫痪期可选用加兰他敏每日每千克体重用0.1毫克肌肉注射,地巴唑每次每千克体重0.1~0.2毫克口服。恢复期可配合针灸、推拿、理疗等,以改善局部循环,并长期坚持功能锻炼,可防止肌肉萎缩。应帮患儿勤翻身,防止褥疮,若有肢体畸形的后遗症,可进行手术矫形。
脑肿瘤引起的瘫痪,手术切除脑肿瘤后,瘫痪的肢体即会逐渐恢复。
预防小儿麻痹症,不仅要防止新生儿产伤、窒息和感染,还需按时完成各种预防接种,此外,做好安全教育,防止意外事故发生,也是减少本病的重要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