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在妈妈肚子里的时候其实就已经具备了听觉,孕期28周左右的胎儿,即使是还在妈妈的子宫里,他的听觉也已经发育得很完善了。所以选择一些舒缓的音乐来进行胎教也是有一定道理的。随着宝宝的成长,慢慢的他开始对日常各种声音做出反应。这个时候妈妈们可以多和宝宝说说话,这样能够为他们创造良好的语言环境,帮助他们成长。那么你了解宝宝的耳朵吗?跟着育儿小编一起来学习吧。
图片来源于华盖
★新生儿听觉
新生儿的听觉和其他感觉一样,是与生俱来的。宝宝5~6个月就有听的能力。在新生儿刚出生的头1~2天,就有听的定向力。比如在塑料小盒内装少量玉米粒,摇动时发出柔和的咯咯声,用这种小盒在新生儿耳旁距5~6厘米摇动时,新生儿的头会转向声源并用眼睛寻找声源。
新生儿非常喜欢听人谈话。在新生儿睡觉醒来时,当妈妈以特有的语气,温柔而缓慢地和新生儿说话时,新生儿会用眼睛望着妈妈,好像能听懂妈妈的话似的,显得很安详,有一种满足、安全的感觉。
★宝宝听觉的发育过程
2~3个月的宝宝在活动中听到声音时,常会突然停止活动、睁大眼睛、闭嘴,然后出现定向反应,慢慢将头转向发出声音的方向。这时宝宝能倾听音乐的声音,并且对轻快、柔和的旋律表示出愉快的情绪,而对噪音表示不快,或用哭表示拒绝。
4~5个月的宝宝对声音的定向能力有较大提高,不但头转向声音,眼睛也会朝声音的方向看。
5~6个月时,若声响在一侧耳朵的下方,头先转向声响一侧,然后再低头朝下。若声音在一侧耳朵的上方,头先转向声音的一侧,然后再向上看。
6~7个月时,叫宝宝的名字有反应,能区别熟人与生人的声音,听到妈妈的声音就笑,主动发音;而听到陌生人的声音就很紧张,甚至哭起来。
9~12个月时,能将头直接转向声音的来源方向。能听懂几个字,包括对家庭成员的称呼,逐渐可以根据声音来调节、控制自己的行动。
1岁时,在判断声音来源方向,能达到大孩子或成人的水平。
0~1岁是宝宝利用听觉来促进认知发育的最重要时期,家长应不失时机地多跟宝宝说话,给宝宝听各种各样柔和的声音,如音乐、自然界的声音来刺激他的听觉器官,为以后语言的发展打下基础。
图片来源于华盖
★如何刺激宝宝的听觉
1、读书、唱歌、交谈。
为你的宝宝选择一本合适的书、或是给她讲你的故事,还可以把你正在做的事简短的告诉她。(如:在你为宝宝洗澡的时候,就可以告诉她:“妈妈在为你洗澡,你要乖乖的。”)
2、解释。
当你的孩子关注某些事情时,你要尽可能的向她解释这个事物。告诉他:“小猫和你一样,都是小BABY,它的名字叫咪咪”。
3、模仿。
你可以模仿各种各样的物体的声音给宝宝听–比如当你看见汽车时,可以对宝宝说:“嘀嘀”!
4、用声音引导。
给宝宝一些柔和的音乐,或者将自己的声音录给她听,也可以自制乐器(用勺子敲打不同的器具)。
5、玩具。
选择一些适合宝宝年龄段的带声音的玩具。比如:一个有各种动物在内的农场音乐盒,让宝宝用小手触摸按键,按到牛,它就会哞哞地叫,按到羊,它就会咩咩的叫……或者是一个会唱歌的洋娃娃,宝宝用手捏一下娃娃的手,就能听到有趣的童谣。这样宝宝会了解声音是如何出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