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宝宝的每一寸肌肤都是,每一个器官相对来说都是比较娇弱的,耳朵也是。今天我们就来了解一些关于宝宝耳朵的护理常识。宝宝耳朵粉粉的、软软的,很可爱。新手妈妈该如何护理宝宝的耳朵呢?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护理宝宝耳朵的几个要点。
图片来源于华盖
●避免宝宝耳道进水和流进奶液
避免水、奶液进入耳朵引起耳道发炎,一个要点是给宝宝洗澡的时候要特别注意不要让洗澡水流进宝宝的耳朵内。
具体办法是:
宝宝面部朝上,妈妈一只手托住宝宝的头颈部,同时用拇指和中指分别压住宝宝的左右两个耳廓,让耳廓盖住外耳道,这样能防止水流进宝宝的耳道。另一个要点是,宝宝吃奶后要竖着抱起来一会儿拍嗝,防止宝宝躺着的时候吐奶,奶液流入耳道。
●清洁宝宝外耳道和耳背
洗澡后或者发现宝宝耳部有水,可以用干燥的棉签轻轻擦拭宝宝的外耳道和耳廓。动作要小心,千万不要深入耳道内部,避免戳伤孩子。另外,妈妈们在洗澡或给宝宝做清洁的时候还要留意宝宝的耳朵后面,因为这个位置很容易被忽视,却可能积攒汗液和污渍,引起湿疹,因此也要经常清洁。发生湿疹的话可以用宝宝专用的湿疹膏。
图片来源于华盖
●清理耳垢找医生
有些父母可能会觉得为这点儿小事跑医院很麻烦,于是就自己给宝宝弄起来了。实际上,这种做法很危险。
一是因为一般家庭中都没有耳灯,父母往往只能是跟着感觉走,这样很容易造成局部损伤。
二是因为很多宝宝还没学会合作,可能会乱动。
三是一旦在挖耳的过程中,不小心有外力撞击,比如旁人经过不小心碰了妈妈的手等等,有可能会捅破鼓膜,影响宝宝的听力。
那么何时开始才恰当?应该是等到宝宝配合度较高、不害怕、不乱动时,再进行较为合适。但是,如果耳垢已经比较多了,形成了团状,像个塞子一样塞在耳朵里面,就需要带宝宝到医院,请医生帮助清理。
●呼吸道感染后,观察宝宝是否有耳部不适
当宝宝患呼吸道感染时,致病菌非常容易通过咽鼓管进入到中耳,引起中耳炎。不过,这种急性中耳炎一般是在感冒以后7到10天才会发作,因此很容易被父母忽视。在宝宝呼吸道感染的症状已经消失后,父母还需要关注宝宝是否表现出中耳炎的症状。另外,积极预防感冒或者尽可能缩短感冒周期是避免儿童患中耳炎的最佳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