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岁的宝宝正处于口语发育的关键时期,父母应随时随地、充分利用机会多和宝宝说话。其中教宝宝唱儿歌不仅能锻炼孩子的听说能力,还能让孩子增长见识、发展想象力、陶冶情操。那么,究竟如何教宝宝唱儿歌呢?教宝宝学习儿歌的方法有哪些?教宝宝儿歌有什么作用?
图片来源于华盖
●如何教宝宝唱儿歌
1、用动作来表演儿歌
一些儿歌是以生活中的现象和事物作为主要内容的,比如《穿衣》,父母在教孩子唱的时候就可以拿件衣服并结合动作表演给孩子看,让孩子边看边学边记忆。
2、结合讲故事,学儿歌
有的儿歌故事性强,或者将儿歌的内容编成一则短小的故事,父母可以给孩子详细地讲解故事内容,这样便于孩子理解了,学起来兴趣自然高。
3、紧密联系孩子的生活,不同的时节教唱不同的儿歌
比如春天时节最好不要教与冬天相关的儿歌,因为对孩子而言,在春天的环境中体验不到冬天的气氛,没有亲身具体的感知,冬天就变得极为抽象了。
4、利用好自然景物
比如,教孩子唱《小星星》这首歌时,如果孩子对“一闪一闪亮晶晶”这句话还没有感性认识,妈妈就不妨把她抱到阳台上看看夜空中的亮晶晶的小星星是如何闪烁的,借以帮助孩子更好地认识这一自然现象。
5、利用好图画
现在有许多好的儿歌被收集成册,并配有精美的插图,父母可以买些这方面的书籍,教孩子的时候,和孩子一起欣赏,看着形象可爱、色彩鲜艳的图片,相信效果会更好一些。
Tips:
由于宝宝此时的语言能力还没有发展成熟,因此爸爸妈妈在给宝宝挑选儿歌时,要选择那些词语简单、节奏感强、具有叠音的简单儿歌。除了我们以上提到的要结合天气时节外,还可以给宝宝编唱穿衣歌、洗手歌等。如果爸爸妈妈给宝宝购买了儿歌书籍或者pad教育,那么还要注意宝宝每次学习时间不宜过长,以免伤害宝宝视力发育,尽量控制在每次学习10分钟即可。
图片来源于华盖
●教宝宝学习儿歌的方法
一般来说,教给2--3岁的孩子的儿歌不要太长,以4--8句为宜,儿歌内容要选择与孩子生活接近并容易理解的。教几歌的方法是多样的,要因孩子的不同情况而异。
可以是念一句,孩子跟着念一句;有的是家长整段地念,孩子听边跟着家长小声地念。各种方法可以结合使用。每次教孩子的时间不要太长,以10分钟以内为宜。当孩子已掌握一首儿歌后,可以经常让他当众背诵,以复习巩固。
●教宝宝儿歌的作用
儿童最早接触的文学样式就是儿歌。儿歌总是和儿童的游戏活动相伴相随的,因此儿歌对儿童的作用也就和游戏的作用联系在一起,使儿童在欢歌戏笑中受到文学的感染。
儿歌是儿童情感教育的需要
儿歌吟唱中,优美的旋律、和谐的节奏、真挚的情感可以给儿童以美的享受和情感熏陶。儿童听唱儿歌既可以联络与周围人的感情,也可以使他们的情感得到抒发,从而调节他们的情绪,使其得到愉悦。其中,婴儿听儿歌,会从和谐优美的声音中领受亲人的爱抚,从而产生情感效应,心理得到满足。而幼儿唱儿歌,则是情感的外泄过程,并能从中体验模仿成人的劳作和生活,验证自己的经验和记忆。
儿歌是儿童启迪心智的需要
儿歌中有大量的作品,都是以某方面的知识作题材,可以形象有趣地帮助儿童认识自然界,认识社会生活,开发他们的智力,启迪引发他们的思维和想象能力。例如儿歌中有介绍山水草木和鸟兽虫鱼的形象、习性和功能的,有描述日月星辰、四季变化的,有介绍浅显的自然和生活常识的,有介绍简单的数目和时间观念的……因此,从一定意义上说,儿歌是引导儿童认识世界、认识自己、步入人生的第一个领路人、启蒙者。
儿歌是儿童训练语言的需要
语言是人类特有的用来表情达意、交流思想的工具,是思维的直接现实,人的思维随着语言能力的发展而提高完善。幼儿思维能力的发展更与语言能力的发展密切相关,无论是语言正误、词汇积累,还是用语句表情达意,都反映和制约着思维的发展变化。儿歌在这些方面就能发挥重要作用。儿歌语言浅显、明快、通俗易懂、口语化,有节奏感,便于幼儿吟诵。反复吟诵儿歌,能帮助幼儿矫正发音,正确把握概念,初步认识事物,并能培养他们语言的连贯力和表达力,训练和发展思维,培养和提高他们运用语言的能力。幼儿感知事物从表象入手的特点,决定了他们乐于听取具体形象的话语,而儿歌恰是以它生动活泼的独特语言方式,迎合了孩子们的口味,切入幼儿的心灵,发挥着多方面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