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起小孩咳嗽的原因很多,各种病原体入侵后引起鼻咽部、扁桃体、气管支气管以至肺部的感染,都是小孩咳嗽的常见原因。对于由细菌、支原体、衣原体等致病微生物感染引起的呼吸道炎症,应用合适的抗生素,治疗效果是好的。下面我们去了解一下关于小儿咳嗽的症状及其他相关的一些知识点。
图片来源于华盖
●小儿咳嗽的原因
1.上呼吸道感染
此时儿童的呼吸道黏膜发生了炎症,外界的干燥空气会让儿童感到很不舒服,从而诱发甚至加重儿童的咳嗽。如果父母能够湿化室内空气(如使用空气加湿器,在室内洒水等方法),就可以有效地缓解小朋友的病情。
2.支气管炎
该病的重要特征之一是剧烈的咳嗽。应当及时就医,并按医嘱服药。注意,家长不要让儿童吃过甜或过咸的食物,这将加重他的病情。
3.咽喉炎
患有咽喉炎的儿童,往往觉得喉部很痒,于是不断咳嗽。需请医生予以治疗,家长切勿自行用药。
4.过敏性咳嗽
对于本人或亲属有哮喘等过敏性疾病历史的儿童来说,这一点尤其重要。对咳嗽应当给予高度的重视,要尽可能早地确认导致咳嗽的原因并予以治疗,不让病情进一步发展。
5.吸入异物
如不慎吸入异物,要及时把它咳出来。切忌用手去抠,这样只会把异物推往更深的地方。如果反复咳嗽依旧不奏效,则应当立刻就医。
●小儿咳嗽的症状
1.特异性咳嗽
指咳嗽伴有能够提示特异性病因的其他症状或体征,即咳嗽是这些诊断明确的疾病的症状之一。例如咳嗽伴随呼气性呼吸困难、听诊有呼气相延长或哮鸣音者,往往提示胸内气道病变如气管支气管炎、哮喘、先天性气道发育异常(如管支气管软化)等;伴随呼吸急促、缺氧或发绀者提示肺部炎症;伴随生长发育障碍、杵状指(趾)者往往提示严重慢性肺部疾病及先天性心脏病等;伴随有脓痰者提示肺部炎症、支气管扩张等;伴随咯血者提示严重肺部感染、肺部血管性疾病、肺含铁血黄素沉着症或支气管扩张等。
2.非特异性咳嗽
指咳嗽为主要或惟一表现,胸X线片未见异常的慢性咳嗽。目前临床上的慢性咳嗽主要就是指这一类咳嗽,又称“狭义的慢性咳嗽”。儿童非特异性咳嗽的原因具有年龄特点,需要仔细的系统评估、详尽的病史询问和体格检查对这类患儿需要作胸X线片检查,年龄适宜者应作肺通气功能检查。
图片来源于华盖
●小儿咳嗽的治疗
儿童慢性咳嗽的处理原则是明确病因,针对病因进行治疗。如病因不明,可进行经验性对症治疗以期达到有效控制;如果治疗后咳嗽症状没有缓解,应重新评估。镇咳药物不宜应用于婴儿。
1.药物治疗
(1)祛痰药物 慢性咳嗽如伴有痰,应以祛痰为原则,不能单纯止咳,以免加重或导致气道阻塞,可以选用N-乙酚半胱氨酸、盐酸氨澳索、愈创木酚甘油醚和中药祛痰剂等。
(2)抗组胺药物 如氯苯那敏、氯雷他定、西替利嗦等。
(3)抗菌药物 明确为细菌或肺炎支原体、衣原体病原感染的慢性咳嗽者可考虑使用抗菌药物。肺炎支原体或衣原体感染者可选择大环内醋类抗生素,包括红霉素、阿奇霉素、克拉霉素等。其他病原菌感染在初始经验治疗后,如需调整抗生素,应按药敏试验结果选用。
(4)平喘抗炎药物 包括糖皮质激素、β2受体激动剂、M受体阻断剂、白三烯受体拮抗剂、茶碱等药物。主要用于CVA、EB、过敏性鼻炎等的针对性治疗。糖皮质激素治疗2~4周后要再评估。感染后咳嗽一般可自行缓解,对症状严重者可考虑短期使用吸入或口服糖皮质激素、白三烯受体拮抗剂或M受体阻断剂。
(5)消化系统药物 主张使用H受体拮抗剂如西咪替丁和促胃动力药如多潘立酮等。
(6)镇咳药物 慢性咳嗽尤其在未明确病因前不主张使用镇咳药,且该类药物的使用与一些疾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有关,美国儿科学会警示,可待因禁用于治疗各种类型的咳嗽。非那根的镇静作用有可能误导家长,应用该药减少孩子的吵闹而忽视了该药的不良反应,包括烦躁、幻觉、肌张力异常,甚至呼吸暂停、婴儿猝死。不良反应在婴儿中表现明显,致WHO提出警告:非那根禁用于2岁以下儿童,禁止作为镇咳药物。
2.非药物治疗
注意去除或避免诱发、加重咳嗽的因素。避免接触过敏原、受凉、烟雾的环境;对鼻窦炎可进行鼻腔灌洗、选用减充血药;体位变化,改变食物性状,少量多餐等对GERC有效;对气道异物者则应及时取出异物;药物诱发性咳嗽最好的治疗方法是停药;对心因性咳嗽则可给予心理疗法;及时接种疫苗,预防呼吸道传染病和呼吸道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