膝内翻的矫正 矫正方法有6种

时间:2017-05-25    作者:小鑫

  提起膝内翻可能很多朋友都不知道是什么,但是如果是说O型腿的话估计每个朋友都知道它是怎么回事,膝内翻在医学上一般被称为0型腿。以两下肢自然伸直或站立时,主要表现为两足内踝能相碰而两膝不能靠拢的畸形疾病。那么膝内翻的矫正方法有哪些呢?

膝内翻的矫正

膝内翻的矫正

  膝内翻的矫正

  膝内翻的矫正方法包括:手术、正O仪器、夹板、绑腿、锻炼、矫正鞋垫等.

  手术适应于膝内翻程度非常重,或者已经并发骨性关节炎,出现关节疼痛的患者.手术的好处是被动治疗,矫正立竿见影.缺陷是需要截骨,副作用大,痛苦和风险大.

  非手术矫正方法,其原理基本一致,都是通过松弛膝关节内侧副韧带,恢复膝关节内外侧的稳定结构.从而使胫骨外旋,达到矫正目标.

  非手术矫正方法,好处是费用低、风险小,缺陷则是主动治疗,见效慢,需要长期坚持.没有恒心就达不到矫正目的.

  通过X光的对下肢骨的检查,如果是骨骼解剖轴畸形导致的膝内翻,并导致膝盖关节有不适感.则具备手术指症.

  通过所谓松弛韧带是“南辕北辙”的错误方式.

  罗圈腿的形成原因

  缺钙和遗传是膝内翻形成的两个基础,但更直接的原因,还是在于走姿、站姿、坐姿及一些运动.

  走路外八字脚、稍息姿势站立、长期穿高跟鞋、盘坐、跪坐、蹲马步等等,会给膝关节向外的力量,而这种力量会牵拉膝关节外侧副韧带,长期如此,就会导致膝关节外侧副韧带松弛.

  膝关节内外侧副韧带是膝关节内外侧角度的稳定结构.当外侧副韧带松弛的情况下,内侧副韧带偏大的力量就会牵拉小腿胫骨向内侧旋转,形成膝内翻.

  由此可见,认为膝内翻都是骨头弯了,是一种误解.

  造成小儿罗圈腿的原因

  造成宝宝罗圈腿的原因很多,如软骨营养障碍等,但以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为多,早期以多汗、易惊为主要症状,如不及时纠正,会影响骨骼发育.佝偻病患儿长到1岁左右,学站学走路时,腿部难以负荷身体的重量,就会导致下肢朝外侧弯曲而形成罗圈腿.

  罗圈腿的判断标准

  在双足跟、双足掌并拢,放松双腿直立,如两膝存在距离,就说明是有膝内翻.

膝内翻的矫正

膝内翻的矫正

  一般根据常态膝距和主动膝距两个指标,判断膝内翻的轻重程度.

  所谓常态膝距,指的是直立时两足踝部靠拢、双腿和膝关节放松时,双膝关节内侧的距离.

  主动膝距,指的是直立时两足踝部靠拢、腿部和膝关节向内用力并拢,双膝关节内侧的距离.

  根据常态膝距和主动膝距的大小,"膝内翻"分为Ⅰ度、Ⅱ度、Ⅲ度和Ⅳ度.

  常态膝距在3厘米以下,主动膝距为0的属Ⅰ度;

  常态膝距在3厘米以下,主动膝距大于0的属Ⅱ度;

  常态膝距在3-5厘米之间的为Ⅲ度;

  常态膝距大于5厘米的属Ⅳ度.

    猜你喜欢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