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舍教子四法 “不以儿童为玩物”

时间:2017-08-18    作者:起跑线小编

  老舍先生称自己为“写家”,不说“作家”,还称自己为“文牛”。实际上,这是他的一种人生观。纵观他的一生,不论是办教育,还是当作家,都围绕着一个大问题——怎样做人。

  在儿童教育上,他有一套独特的思想,既是针对自己的孩子的,也是泛指所有的孩子的,算是他的教育思想吧。细想起来,有以下八条:

  一、“木匠说”

  1942年8月,老舍先生曾写过一篇叫做《艺术与木匠》的文章,其中有这么一段:“我有三个小孩,除非他们自己愿意,而且极肯努力,作文艺写家,我决不鼓励他们;因为我看他们作木匠、瓦匠,或作写家,是同样有意义的,没有高低贵贱之别。”

  这是一种反传统的教育思想。第一,干文艺并不比当木匠高贵;第二,干文艺比作木匠还更艰苦;第三,干文艺更需要一些基础,诸如文字要写得通顺,要有生活底子,还应至少学会一种外国语。

  1949年在重庆,朋友们为老舍先生祝寿,并祝贺他从事写作20周年,大家说了许多鼓励的话,轮到他致词的时候,早已泣不成声,只喃喃地说出一句来:“20年,历尽艰苦,很不容易,但是拉洋车、做小工20年也很不容易,我定要用笔写下去,写下去。”依然是把当作家比作拉洋车和做小工。

  二、“不必非入大学不可”

  这倒不是说,他自己没有上过大学就不主张别人上大学。他说的是“不必非入大学不可”,是一种反对“唯有读书高”的思想。这也是一种反传统的教育思想。

  老舍先生在给妻子的一封信里谈到对孩子们的希望时写到:“我想,他们能粗识几个字,会点加减法,知道一点历史,便已够了,只要身体强壮,将来能学一份手艺,即可谋生,不必非入大学不可。假若我看到我的女儿会跳舞演讲,有作明星的希望,我的男孩体健如牛,吃得苦,受得累,我必非常欢喜!我愿自己的儿女能以血汗挣饭吃,一个诚实的车夫或工人一定强于一个贪官污吏,你说是不是?”他还进一步说:“书呆子无机会腾达,有机会做官,则必贪迂误国,甚为可怕!”

  他主张念书,以知识救国,以学问强国;他反对读书去走仁途,如果这样,则不如去当一名诚实的木匠,因为木匠做的桌子或柜子对社会有用。

  三、儿童“宜多玩耍”

  老舍先生特别珍视儿童的天真,认为这是天下最可贵的,万万不可扼杀之。

  谈到自己第二个女儿小雨,他说:“至于小雨,更宜多玩耍,不可教她识字;她才刚4岁呀!”

  老舍先生主张维护儿童天真活泼的天性,不可强求,更不可处处约束。

  老舍先生最害怕看见“小大人”、“小老头”和“少年老成”,一看见小孩穿上小马褂,一举一动全像大人,便想落泪。

  老舍先生有一句名言:“哲人的智慧,加上孩子的天真,或者就能成个好作家了。”可见,孩子的天真,在他眼里是何等重要,何等神圣!

  四、“不以儿童为玩物”

  老舍先生说:“每当摩登夫妇,教三四岁小孩识字号,客来则表演一番,是以儿童为玩物,而忘了儿童的身心教育甚慢,不可助长也。”其错误在于:是以大人为中心,而不是以孩子为中心。是为了满足大人的虚荣,而不是真正为了孩子的发育,一句话,是以儿童为玩物;其次方法不当,往往超越了儿童身心发育的实际水平,违反自然规律,成为拔苗助长。

    内容导航

    猜你喜欢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