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孩子是大多数女性都会面临的一件事,通常情况下,大多数孕妈为了避免生宝的疼痛而选择剖腹产,别以为剖腹产好,产后护理要更加的小心细致,也别是剖腹产后的饮食。那么,关于剖腹产后饮食安排,下面就让育儿小编来介绍一下吧。
剖腹产后饮食安排
由于剖腹产对产妇造成的伤害比顺产更大,剖腹产的产妇需要的营养也比顺产的产妇多得多,而且恢复的速度慢于顺产的产妇。因此,需要注意饮食的安排,在给自己补充营养的同时加快恢复速度。
1.食用帮助排气的食物
剖腹产的饮食安排不同于顺产,剖腹产的产妇需要在术后六小时后使用萝卜汤等有助于排气的食物,加快肠胃蠕动的速度,从而减少腹胀感。
2.避免食用非当季的蔬菜水果
反季的蔬菜水果营养价值没有当季的高,并且有可能含有催熟剂等物质,这些物质会通过乳汁被宝宝摄入,影响孩子健康。
3.避免食用退奶食物
比如韭菜、麦芽等,会导致乳量减少。另外,橙子、洋葱这些食物虽然美味,但是新妈妈妈吃过之后再给宝宝哺乳易使其肠道不适,因此最好不要在哺乳期食用。此外,妈妈要留心孩子的反应,看是否有物质会导致宝宝过敏,并避免食用该类物质。
4.减少盐的摄入
坐月子期间,为了避免水肿,新妈妈需要减少盐的摄入量,少吃甚至不吃腌渍类的食物。饮食以清淡为主,但也不能一点都不吃。此外,食物的温度也需要注意,不管是水果还是饮料,最好都吃温热的。
剖腹产后怎么护理
1.伤口
护理伤口首先要做到保持伤口周围清洁。比如换药要保持高频率;在手边备好干净的毛巾及时擦干伤口周围的汗水,避免汗水进入伤口内,此外也不能让热水接触到或者疤痕。保护好伤口,采用舒适安全卧床姿势,可以试试侧卧微屈。在拆线之后也不能掉以轻心,千万不能进行激烈运动,日常要注意避免出现伸展以及侧屈过度的状况,以免伤口再度裂开。此外,可以在医嘱下涂抹一些药物在伤口处,帮助恢复。
2.恶露
指女性生产之后,由于体内气血不能顺利运行造成了瘀滞,因此被留在子宫内的余血和浑浊液体。通常,造成恶露不净的原因有组织物没有排干净、宫腔感染等。恶露是每个产妇都会有的症状,并不是每个产妇都需要治疗,但一旦有感觉有异样就需要及时就医。由于引起原因不同,表现出的症状也不尽相同,另外个人体质也会影响症状,因此需要采取不同的治疗手段。产妇需要特别警惕恶露有臭味,一旦发生,一定要及时去医院采取有针对性的治疗。
3.月经
产后不采取母乳喂养的妈妈一般在六到十周后恢复月经,在十周以后排卵正常。哺乳的妈妈会比不哺乳的妈妈月经恢复的晚,排卵也相应延迟到四到六个月后恢复正常。需要注意的是,没有恢复月经不能完全保证没有恢复排卵,因此避孕措施要切记做好,以避免短期再次怀孕造成伤害。
处于经期中的妈妈奶量相较于平时少,并且乳汁中的蛋白质等物质的含量也会发生变化,容易造成婴儿消化不良,因此产妇在经期应该停止哺乳。去医院进行定期检查能够保证妈妈和宝宝的健康,产后一定要坚持定期检查。
剖腹产之后如果出现闭经、月经周期不规律等都属于月经异常常。出现以上几种症状首先需要及时就医,其次可以通过饮食等方法对身体进行调理,使月经恢复正常。
剖腹产后注意事项
1.注意卧床姿势
手术后麻药失效,产妇会感到明显的疼痛。在各种卧床姿势中,平卧位感受到的疼痛最厉害,可避免采用。侧卧位是最好的选择,卧床时身体和床的角度应该保持在20度到30度左右,可用被子等物体来减震。
2.不宜静卧
麻醉药失效之后,产妇虽然会有强烈的疼痛感,但是不能因此就不敢移动。在24个小时后,可以慢慢翻身、下床活动。
3.不宜过饱
剖腹产后摄入太多的食物,会导致产妇腹压升高,对恢复有害。因此,在产后6小时内产妇最好不要摄入食物,待后期逐渐增加。
4.及时排便
在刚做完剖腹产的时候,很多产妇因为害怕疼痛,在排便的时候就不敢用力。但是不用力就不能及时排出大小便,这些物质囤积在身体中会造成不良后果。
5.严防感冒
感冒会拖慢产妇产后恢复的速度,用力咳嗽更有可能导致伤口再次裂开,造成二次伤害。一旦患上感冒,需要及时治疗。
6.关注自身情况
剖腹产后阴道出血是正常情况,但是产妇需要注意出血量情况。倘若大于平时经期的出血量,需要及时与医生联系。此外孕妇还需要关注自身排尿问题,以及体温是否过高或过低等。一旦出现状况,最好去医院进行治疗。
7.保持清洁
产后需要做好清洁工作,尤其是腹部伤口以及会阴部附近一定要多加注意,有瘙痒感也不能用手去抓,更不能用未消毒的物品擦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