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分辛苦怀胎十个月的妈妈们在面临强烈的宫缩后也不能达到预期的临盆状态,这就是我们所说的产程延长。那么,产程延长常见的情况有哪些?下面,就让起跑线育儿网的小编来告诉你吧!
产程延长
产程延长常见的情况有哪些
(1)潜伏期延长:指潜伏期超过16小时。
(2)活跃期延长:指活跃期超过8小时。当活跃期宫口扩张速度初产妇
(3)活跃期停滞:指活跃期宫口停止扩张达2小时以上。
(4)第二产程延长:指初产妇第二产程超过2小时(硬膜外麻醉无痛分娩以超过3小时为标准)、经产妇第二产程超过1小时。
(5)胎头下降延缓:在宫颈扩张减速期及第二产程时,胎头下降最快。此阶段胎头下降速度初产妇
(6)胎头下降停滞:指减速期后胎头下降停滞1小时以上。
(7)滞产:总产程超过24小时。
产程延长的原因
1、产力的异常:无效宫缩
对于无效宫缩,可以通过羊膜切开术后应用催产素来加快产程。用药剂量可根据子宫收缩频率进行调整。用药后1-2小时内重新评价产程延长是否被纠正。输注药物期间要严密观察,确保不会出现子宫过度刺激致使胎儿窘迫的情况。催产素给药最好使用微量泵。初产妇宫口扩张的正常速度大约为每小时1cm。
2、产道的异常:变形和伸展
胎儿通过产道时,其头部需要变形,产妇的骨盆组织则需要伸展,这种变形和伸展需要花费时间。
3、娩出物的异常:胎位异常
多数胎儿的头部弯曲向下,当通过骨盆时,面向母体的侧面,露出骨盆时,面向母体的背部。若胎儿不处于这种位置,进入骨盆的时间即延长。经常改变母体的体位并尽可能多地站立可帮助胎儿处于分娩的最佳位置。
产程延长
如果最后诊断为枕后位或枕横位,则应按照医生指引或需进行剖腹产。需要特别说明的是,当产程延长、产妇体力出现衰竭时,常伴有严重失水、口干。如果产妇在较长时间内未能很好进食,又不注意从静脉补充水分及营养,则导致电解质紊乱和酸碱平衡失调,使宫缩乏力进一步恶化。
产程延长的危害
对产妇的影响
1、子宫破裂。因为由于产程过长,子宫不断收缩,子宫的肌肉会被拉得很长、很薄,就有可能发生子宫破裂的危险。
2、产后出血。经过长时间的分娩,产妇会十分疲惫,甚至衰竭,因而可能会造成产后子宫收缩乏力,导致产后出血。
3、软产道损伤。造成手术产率增高及产程延长、胎头压迫产道引起组织水肿、缺血。由于产程长,阴道检查次数多,产后子宫、会阴感染也增多。
4、产妇痛苦。因为胎头前面很长时间的压在产妇的膀胱、尿道处,后面压迫直肠,会导致膀胱、尿道、直肠等地方血液循环不好,给产妇带来很大的痛苦。
对胎儿的影响
1、胎儿头部血肿等。胎头承受盆底阻力常致使头颅顶变形,易发生胎儿宫内窘迫,颅内出血,胎头血肿。
2、胎儿死亡。胎儿在子宫内长时间受到宫缩的挤压,可能会导致胎儿的血液循环有短时间的中断,造成胎儿缺氧,或者会令新生儿呼吸困难,或者甚至会令胎儿死亡。
3、新生儿窒息。产程延长,致胎儿宫内窘迫、新生儿窒息发生率升高。由于新生儿窒息及胎粪吸入综合征,新生儿转入儿科治疗增多。
以上就是小编为你解答的关于产程延长常见的情况有哪些的全部内容,生产对于准妈妈来说是人生的一件大事,如果在期间出现什么差错对宝宝是非常不好的,所以还是多了解相关知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