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现在的新妈妈们都有自己的观点,不再随便听取老一辈的人意见,月子里照样洗澡、洗头、刷牙等,但也有一些比较乖巧听话的儿媳,还是会听从婆婆们的劝告的。但是,为什么几百年来我们会一直流传着这样的习俗呢?这些习俗在现代的生活中还适用么?
图片来源于华盖
传统习俗月子不能洗澡的原因
经常听老一辈的人说:“月子里不能洗澡,否则日后经常全身疼痛。”从以前的中医学理论上来讲,这是因为产妇在分娩后全身皮肤的毛孔和骨缝都张开了,加之气血两虚,如果在月子里洗澡,就会使风寒侵袭体内,并滞留于肌肉和关节中,导致周身气血凝滞,流通不畅,日后会出现月经不调、身体关节和肌肉疼痛等月子病。
而分娩时为使胎头顺利娩出,在激素的作用下骨盆关节都打开了,身体的各个关节也会变得较为松弛,所以,产妇在月子里身体很虚弱,不慎着凉确实非常容易感冒,并由于体虚而不易痊愈。
但这也是因为以往的生活条件较差,不能为产妇提供良好的浴室及取暖设施。现在的生活条件已不同往日,完全能够为产妇提供良好的洗浴环境和设施,使她们不再容易受凉感冒。因此,几百年流传下来的这种习俗应该被破除,因为它并不利于产妇的康复。
图片来源于华盖
产妇在月子里应该洗澡
这是因为产后产妇会大量排汗,污染皮肤;下身产生的恶露及溢出的乳汁,也都会使皮肤变得很脏;多种液体混合在一起会散出很难闻的气味,使产妇浑身不舒服,精神状态不好;皮肤黏膜上积累的大量病菌会乘虚而入,引起毛囊炎、子宫内膜炎、乳腺炎等,甚至发生败血症。
月子里洗澡的好处
研究表明,产后及时清洁身体具有活血、行气的功效,可帮助产妇解除分娩疲劳,保持舒畅的心情;还可促进会阴伤口的血液循环,加快愈合;使皮肤清洁干净,避免皮肤和会阴伤口发生感染;加深产妇睡眠、增加食欲,使气色好转。因此,月子里及时洗澡对产妇健康十分有益。如果会阴部没有伤口,只要疲劳一恢复就可开始洗沐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