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一个健健康康的宝宝,是每个准爸爸准妈妈的愿望,那么孕妈妈在怀孕期间要怎样去预防胎儿先天性心脏病呢?一起往下看胎儿先天性心脏病的预防文章,你会知道答案。
胎儿先天性心脏病的预防
胎儿先天性心脏病的预防
1、避免接触有毒物质或受到病毒感染。同时,在怀孕期间也不宜饲养宠物。
2、对于怀孕期女性来说应做到戒除烟酒,避免接触放射线。还应该少看电视和玩电脑,更不宜在怀孕期间装修卧室。
3、如果孕妇患有糖尿病、甲亢等疾病,应该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药物。注意避免服用会导致胎儿畸形的药物。
4、本身患有严重疾病,如糖尿病,苯丙酸酮尿症的女性患者,其胎儿诱发先天性心脏病的概率也高于常人。因此,日常就应该注意避免一些不良生活习惯,例如洗过烫的热水澡,抽烟,喝酒或大量咖啡、可乐等,这些都会容易导致胎儿畸形。
5、怀孕期间应该避免接触汞、铝、一氧化碳等有毒物质,它们会影响人体内的精子和卵子,导致胎儿畸形。
6、孕妇不宜接触放射线、超声波、微波等,这些都会对胎儿的健康造成影响。
7、避免服用不当药物。尤其是在怀孕的第3-8周内。这个时期如果应用影响胎儿的药物,就容易使胎儿出生后患有先天性心脏病。
8、孕妇还应注意避免缺乏微量元素、营养不良、营养过度、过度补充维生素等问题,这些也是导致胎儿诱发先天性心脏病的危险因素之一。
9、定期产检,可以在怀孕中后期做一个B超检查,以及早发现胎儿的心脏问题。
胎儿先天性心脏病的预防
胎儿先天性心脏病的影响因素
胎儿发育的环境因素
(1)感染,妊娠前三个月患病毒或细菌感染,尤其是风疹病毒,其次是柯萨奇病毒,其出生的婴儿先天性心脏病的发病率较高。
(2)其它:如羊膜的病变,胎儿受压,妊娠早期先兆流产,母体营养不良、糖尿病、苯酮尿、高血钙,放射线和细胞毒性药物在妊娠早期的应用,母亲年龄过大等均有使胎儿发生先天性心脏病的可能。
先天性心脏病是胎儿时期心脏血管发生异常所致的心血管畸形,或者是应该自动关闭的通道没有闭合(在胎儿属正常)的心脏,是小儿最常见的心脏病。先天性心脏病主要有几种:心衰、青紫、杵状指(趾)、红细胞增多症、蹲踞、肺动脉高压、发育障碍以及一些其他的症状。发病率占据出生宝宝的08%,其中有60%在宝宝满1周岁之前死亡。
遗传因素
先天性心脏病具有一定程度的家族发病趋势,可能因父母生殖细胞、染色体畸变所引起的。遗传学研究认为,多数的先天性心脏病是由多个基因与环境因素相互作用所形成。
其它
有些先天性心脏病在高原地区较多,有些先天性心脏病有显著的男女性别间发病差异,说明出生地海拔高度和性别也与本病的发生有关。在先天性心脏病患者中,能查到病因的是极少数,但加强对孕妇的保健,特别是在妊娠早期积极预防风疹、流感等风疹病毒性疾病和避免与发病有关的一切因素,对预防先天性心脏病具有积极意义。
先天性心脏病的原因
在人胚胎发育时期(怀孕初期2-3个月内),由于心脏及大血管的形成障碍而引起的局部解剖结构异常,或出生后应自动关闭的通道未能闭合(在胎儿属正常)的心脏,称为先天性心脏病。除个别小室间隔缺损在5岁前有自愈的机会,绝大多数需手术治疗。临床上以心功能不全、紫绀以及发育不良等为主要表现。
先天性心脏病是胎儿时期心脏血管发育异常所致的心血管畸形,是小儿最常见的心脏病。其发病率约占出生婴儿的0.8%,其中60%于<1 岁死亡。发病可能与遗传尤其是染色体易位与畸变、宫内感染、大剂量放射性接触和药物等因素有关。随着心血管医学的快速发展,许多常见的先天性心脏病得到准确的诊断和合理的治疗,病死率已显著下降。
先天性心脏病能愈合吗
先心病一般是无法自行愈合的,均需通过手术或者介入的方法根治。但是对于缺损口径小于0.5cm 的室缺或房缺,可以无需治疗,它不会对患儿心脏功能及生长发育产生不良影响。但由于孩子存在心脏杂音,对将来升学、就业、婚姻有一定影响,而现在手术又非常成熟,有些家长由于这些社会因素还是选择手术。还有一些小的缺损,比如干下部位的室缺,由于靠近主动脉瓣,就是小于0.5cm,也需要积极手术治疗。对于缺损口径大于0.5cm的患儿建议行手术治疗。
先天性心脏病的最佳治疗时间
手术最佳最佳治疗时间取决于多种因素,其中包括先天畸形的复杂程度、患儿的年龄及体重、全身发育及营养状态等。一般简单先天性心脏,建议1--5岁,因为年龄过小,体重偏低,全身发育及营养状态较差,会增加手术风险;年龄过大,心脏会代偿性增大,有的甚至会出现肺动脉压力增高,同样会增加手术难度,术后恢复时间也较长。对于合并肺动脉高压、先天畸形严重且影响生长发育、畸形威胁患儿生命、复杂畸形需分期手术者手术越早越好,不受年龄限制。
看完以上文章的你,是否已经对胎儿先天性心脏病的预防有所了解,为预防先天性心脏病,怀孕的第3-8周就要开始注意了。如果准妈妈们在这个时期感染了病毒,例如风疹、流感、环境污染等,就很可能会诱发胎儿畸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