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妊娠不到20周,胎儿体重不足500克而中止者,称流产。自然流产连续发生3次以上,每次流产往往发生在同一个妊娠月,称为习惯性流产。习惯性流产通常会经历先兆流产、难免流产、不全或完全流产几个阶段。下面我们就来了解治疗习惯性流产的注意事项吧。
▎治疗习惯性流产的注意事项
治疗习惯性流产应以预防为主,在受孕前,男女双方都应到医院做仔细的检查,包括生殖器检查及必要的化验。有条件的可做染色体检查,如能找到原因,针对原因进行治疗。已经妊娠者也要按照医生的指导针对原因进行不同的安胎处理。
中医认为本病多属肾气不足,冲任不固所致,宜在未孕之前补肾健脾,固气养血,进行调治。具体的方药可用补肾固冲丸。每次6-10克,一日三次,月经期停服,以2个月为一个疗程,可服1-3个疗程。
对于子宫内口松弛所致之妊娠晚期习惯性流产,一般在妊娠16-22周即采取子宫内口缝扎术,维持妊娠至后期甚至足月。具体注意事项如下:
1.孕妇在流产后切忌恼怒、担忧或受到惊吓,丈夫应多安抚,但不要在短期内有性生活。
2.应上医院检查,听从医生建议,不可自己乱用药。
3.再次怀孕时要禁重体力劳动,尤其避免屏气、提举重物、用力大便,使腹内压增高而发生流产;忌大温大补;妊娠早期禁止接触X线、超声波、放射性同位素,绝对避免用此类设备对腹部进行检查,以防胎儿发生畸形而流产。
4.孕妇应尽量避免到流行性感冒、伤寒、肺炎等流行病区活动,也不应去人群拥挤的公共场所,以减少受感染机会;不要主动或被动吸烟;不接触宠物;不吸入煤气。
▎习惯性流产的原因
一、生育太晚造成习惯性流产。在如此大的社会压力下,很多夫妻都不想太早的要孩子,总想要奋斗几年再生孩子,但是当他们想要孩子的时候却怎么也怀不上了,变成了习惯性流产。随着年龄的增长以及现代社会的开放性身体环境受到的影响也比较大,如避孕药服用过多,人流过多等等都会引起习惯性流产。
二、从医学上来看免疫性因素、遗传性因素、感染性因素、内分泌性因素、解剖因素等,都会造成习惯性流产。当然还有其它造成习惯性流产的因素。
免疫因素是指胚胎与母体间存在复杂而特殊的免疫学关系,使胎儿不被排斥,若母儿双方免疫不适应,可引起母体排斥胚胎而致流产。遗传因素是指父母与胎儿染色体异常。感染性因素是指母体多种微生物感染。内分泌因素是指内分泌系统不协调导致流产。解剖因素是指解剖因素引起的流产一般发生于极早期或中孕期,宫腔狭小、血液供应不足和宫腔内环境不良为主要原因。
根据以上介绍一般来说习惯性流产宏观方面的原因大多为孕妇黄体功能不全、甲状腺功能低下、先天性子宫畸形、子宫发育异常、宫腔粘连、子宫肌瘤、染色体异常、自身免疫等。出现习惯性流产的女性必须及时去医院检查,看看是不是子宫或生殖器官的疾病,最好夫妻双方都能进行检查,检查夫妻的染色体是否有问题。
▎习惯性流产的预防方法
在怀孕前,应该进行详尽的检查,包括妇科B超检查、血液特殊抗体监测、内分泌测定和夫妻双方血液染色体分析等。妊娠早期,胚胎对各种有害或不良因素十分敏感,因此应该避免药物、放射线和化学物质的侵害,细菌、病毒的感染,同时补充各种营养物质以保持体内内分泌激素的稳定。具体建议如下:
①计划在适孕年龄生产,不要当高龄产妇或高龄产爸。
②注意均衡营养,补充维生素与矿物质。
③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起居要规律,学会缓和情绪、缓解工作压力。
④改善工作环境,避开所有的污染物质。调整好居室的环境,保持居室通风。
⑤黄体期过短或分泌不足的妇女,最好在月经中期和怀孕初期补充黄体素。
⑥若患有内科合并疾病,应先积极治疗,最好等病情得到控制或稳定一段时间以后再考虑怀孕。
⑦习惯性流产的妇女(自然流产超过3次以上)应该进行详尽的检查,包括妇科B超检查、血液特殊抗体监测、内分泌测定和夫妻双方血液染色体分析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