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新生儿刚出生的时候就会被发现有黄疸,这是一种比较普遍的现象,但是如果出现溶血性的黄疸就要提高警惕了,因为这是病理性的,下面就让我们看看溶血性黄疸时间长了有哪些危害?
什么是溶血性黄疸?
溶血性黄疸是由于大量红细胞破坏,形成大量的非结合胆红素,超过肝细胞的摄取、结合与排泌的能力,另一方面,由于溶血造成的贫血、缺氧和红细胞破坏产物的毒性作用,削弱了肝细胞对胆红素的代谢功能,使非结合胆红素在血中潴留,超过正常的水平而出现的黄疸。
溶血性黄疸时间长了有哪些危害
溶血性黄疸的危害
宝宝刚出生的半个月尚未建立婴儿血脑屏障,由于溶血产生的胆红素容易侵犯脑部,造成胆红素脑病,宝宝会出现嗜睡、反应低下、吮吸无力、拥抱反射减弱、肌张力减低等,偶有尖叫和呕吐。一般持续约12-24小时。这是轻者,如果继续加重,病情就会演变到痉挛期,该期会出现严重的神经系统的症状。此外,溶血病还会产生以下情况:
1、水肿:由严重溶血所致,存活儿可全身水肿,皮肤苍白,胸腹腔积液,并有心力衰竭表现,如心率增快、心音低钝、呼吸困难等。
2、贫血:轻者不易察觉,重者可因贫血引起心力衰竭,ABO溶血早期少有血红蛋白低于120g/L,而Rh溶血者出生后48小时内常降至120g/L以下,大部分Rh溶血及少数ABO溶血者可在出生后3~6周出现后期贫血。
3、肝脾肿大:发生在较大量溶血时,由髓外造血增生所致,以Rh溶血较常见。
4、全身表现:溶血重者可有精神萎靡、嗜睡、吃奶少、少哭。
1、光疗。
将宝宝暴露于波长440nm的光线下,能使他的血清胆红素下降,防止核黄疸的发生,如核黄疸已经发生则可使其恢复快一些。经这种光线照射后,胆红素被光氧化变成无色物质,从尿和胆汁排出体外。
溶血性黄疸时间长了有哪些危害
2、输血。
血清间接胆红素如超过20mg/dl(342μmol/L),需采用换血输血。供血者须先作G6PD缺乏的过筛试验,必须没有G6PD缺乏方可供血,以免输血后加重和黄疸。避免亲属供血。黄疸不严重者不需输血。
溶血性黄疸时间长了有哪些危害父母们都了解了吗?当发现自己的宝宝有这种情况时,一定要及时进行治疗,不要耽误病情,防止对宝宝造成更大的危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