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肝炎的症状 早发现早治疗

时间:2016-08-24    作者:小鑫

  新生儿会因为乙型肝炎、单纯疱疹、柯萨奇等病毒,或者是李司忒氏菌、弓形虫等其它细菌感染上肝炎。这种感染不仅仅是在胎儿出生以后,也会发生在孕期或者是分娩的时候,此外少部分病例和新生儿代谢功能有先天性缺陷有关。那么,新生儿肝炎的症状有哪些呢?下面就让育儿小编来介绍一下吧。

新生儿肝炎的症状 早发现早治疗

图片来源于华盖

新生儿肝炎发病原因

  1.感染因素

  这是比较常见的情况,大多是由各类病毒(甲、乙肝病毒,柯萨奇病毒等等)引起的,此外还有一部分是细菌性的感染,比如梅毒螺旋体、弓形虫等等。

  2.胆汁排泄障碍

  这种情况主要是因为处于肝脏外面的胆管发育不健全,或者是胆汁过于黏稠造成的。此外肝脏或者是胆道中有肿物也可以引起新生儿肝炎。

  3.代谢缺陷病

  比如α1-抗胰蛋白酶缺乏症,或者是半乳糖血症的等等。这些疾病大多是在妊娠期间,孕母感染了单纯疱疹病毒、巨细胞病毒、风疹病毒等引起的。这些病毒不一定导致母体发病,但是会直接传给胎儿。此外,如果孕妇曾患过乙型肝炎或者是宫内感染,那么生下宝宝患新生儿肝炎的几率要比其他新生儿高。

新生儿肝炎的症状 早发现早治疗

图片来源于华盖

新生儿肝炎的症状

  一般来说新生儿肝炎症状会在宝宝出生1-3个礼拜的时候出现。主要表现为生理性黄疸消退时间延迟,或者消退后再次出现,黄疸持续或加重。在发病的初期,其它的症状不明显,偶尔出现吃奶变少、呕吐或者体重不增长的情况。而且发病之后,宝宝小便颜色会加深变为深黄色,而大便颜色会逐渐变淡,最后可能会变成灰白色,此外他的肝脏也会变肿变大。

  病情严重会加重新生儿黄疸,导致高胆红素血症,并引发核黄疸。此时大便颜色转白,肝脏肿大明显。同时可能伴有肝昏迷、大出血、腹水等情况。

新生儿肝炎的治疗

  用药

  治疗主要以保肝为主,注意提供足够的热量和维生素,选择对肝脏没有毒副作用的药物。如果黄疸比较严重,可以选择松抗炎(剂量为2mg/kg/天),用于疏通胆管,一般要用药4-8个礼拜,同时还要预防其它的感染问题。如果病情轻微,可以选择一些清热清热、利湿的中药,比如比如茵陈蒿汤等等。病因明确的宝宝,可以直接做针对性的治疗。

新生儿肝炎的症状 早发现早治疗

图片来源于华盖

  饮食

  患儿会有食欲差、脂肪吸收不良的情况,所以身体所需的脂肪酸、脂溶性维生素以及热卡会比较缺乏,所以宝宝日常饮食要多注意。蛋白质和脂肪的供应要适量,以免身体超负荷。如果宝宝无法进食,就要注意打点滴补充营养,葡萄糖按8~12mg/kg/min量供给,必要时需肌肉注射一些维生素A、K、D、E。

新生儿肝炎护理方法

  1.做好消毒措施

  患同一种疾病的宝宝可以在一个病房,但是二者需要有床边隔离;每天要开窗通风两次,每次半小时左右,同时注意预防蚊虫飞入;给宝宝护理之后,要尽快做手部消毒,此外病房地板、橱柜以及宝宝的日常用品也要每天消毒,以防交叉感染。

  2.休息和体位

  平常让孩子多休息,避免哭闹,这有利于肝功能的恢复。最好选择平卧,确保肝、肾血血液供给。做事情要轻柔,减少噪声,避免打扰宝宝休息。

  3.饮食注意

  注意宝宝营养供给,要选择容易消化并且富含蛋白质、维生素食物。比如豆制品、牛奶、鸡蛋、西红柿、苹果等等。如果宝宝不能进食或者是拒乳、呕吐,那么就要通过打点滴来补充营养,比如高渗葡萄糖液、复方氨基酸等。

    猜你喜欢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