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肝炎的食疗偏方 宝妈要记住

时间:2016-09-07    作者:小鑫

  新生儿肝炎是一种危害性极大的疾病,对娇嫩的宝宝有很大的伤害。所以爸爸妈妈要了解清楚新生儿肝炎的相关知识。新生儿肝炎包括乙型肝炎病毒、巨细胞病毒、单纯疱疹病毒、柯萨奇病毒和风疹病毒等所引起的肝炎。那么,下面家长们就跟小编一起来看看新生儿肝炎的食疗偏方。

新生儿肝炎的食疗偏方

图片来源于华盖

▼新生儿肝炎的食疗偏方

  患儿常因食欲不振及脂肪吸收不良导致热卡和必需脂肪酸、脂溶性维生素缺乏

  (1)应注意营养平衡。

  (2)保证禁食者每天的糖类供应,葡萄糖可按8~12mg/(kg·min)计算给予。

  (3)供应一般量的蛋白,勿使超负荷。

  应投予肝用氨基酸输液(支链氨基酸:缬氨酸、亮氨酸、异亮氨酸),在肝外组织进行代谢,促进蛋白合成。

  (4)脂肪供应减少:肠内胆盐的减少影响对食物中脂肪的分解和吸收,还促使肝和小肠合成胆固醇增多

  (5)肌内注射维生素A、K、D、E。

新生儿肝炎的食疗偏方

图片来源于华盖

▼新生儿肝炎的检查

  一、体检

  肝脾肿大,尿色较深,大便由黄转淡黄,亦可能发白。

  二、实验室检查

  1.血、尿胆红素

  总胆红素一般低于171μmol/L(10mg/dl)。结合胆红素与未结合胆红素增高,结合胆红素增高较多。

  早期絮状浊度试验变化不明显。尿胆原阳性,尿胆红素根据胆管阻塞程度可呈阳性或阴性反应。

  2.甲胎球蛋白测定

  有些患婴甲胎蛋白生后1个月左右虽然转阴,但用定量法,仍在正常值以上。

  患婴满月时甲胎蛋白仍阳性,且可持续达5~6个月,用定量法动态观察,可见随着病情的好转而下降。

  临床症状缓解而甲胎蛋白不下降,可能为肝脏严重损害到不能再生的程度。

新生儿肝炎的食疗偏方

图片来源于华盖

  3.酶学改变

  谷丙转氨酶(ALT)升高。多数临床好转后下降,部分则反比原来升高,然后再下降。

  4.病原学检测

  (1)对患儿胎粪、结膜、外耳道、鼻咽或羊水取标本涂片,革兰染色找细菌。

  (2)血液乙型肝炎病毒标志、CMV、单纯疱疹、风疹、弓形虫抗体(IgG和IgM)及2周后血清对比。

  (3)其他:尿液细菌培养、CMV培养、母亲“TORCH”抗体检查等。

  三、辅助检查

  胆道闪烁扫描、肝胆超声影像、十二指肠液颜色分析及核素计数。

    猜你喜欢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