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呼吸困难怎么办 马上医疗救治

时间:2016-09-10    作者:小鑫

  新生儿呼吸困难,在医学上称作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症(NRDS)、婴儿呼吸窘迫综合症、新生儿肺透明膜病。主要是婴儿肺表面活性发育不全,导致产生肺表面活性剂的酶发生问题,导致婴儿呼吸困难或呼吸衰竭。那么,新生儿呼吸困难怎么办呢?下面,就让育儿小编为您讲解下吧。

新生儿呼吸困难怎么办

图片来源于华盖

新生儿呼吸困难症状表现

  新生儿呼吸困难开始于出生后不久,明显症状是呼吸急促或者减少、 心动过速、鼻孔翕动 、呼吸时有呼噜声、尿量减少,随着病情的发展,宝宝可能发展为呼吸衰竭(血液中二氧化碳浓度上升),表现为嘴唇变蓝。一般即使马上开始治疗,也会表现为急性发病临床病症,持续约23天,第一天,病情恶化,需要医生紧急治疗及随时观察,第二天,宝宝会表现的较为稳定,第三天,基本结束治疗,恢复基本正常状态,但仍需要在接下来的一个月内密切观察。尽管现代医学已经如此发达,但即便在发达国家,此疾病仍然是婴儿出生一个月内死亡的常见原因。新生儿呼吸困难并发症包括代谢紊乱(酸中毒、低血糖),动脉导管未闭合、低血压、慢性的肺部变化、颅内出血等。

  新生儿呼吸异常的症状表现非常明显,现在宝宝基本都在医院出生了,接产医生会注意宝宝的身体状况,但如果孕妇在家中分娩的,就要密切注意宝宝是否有上述症状,并及时送医治疗。

新生儿呼吸困难怎么办

图片来源于华盖

新生儿呼吸困难的常见原因

  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症(NRDS)是一种严重的医疗病症,会导致新生儿的肺部不能给自身提供足够的氧气,并导致死亡。也称作婴儿呼吸窘迫综合症、新生儿肺透明膜病。

  发病的原因主要是因为婴儿肺中缺少一种表面活性剂,这种物质由蛋白质和脂肪构成,能够保证肺部膨胀,防止肺部出现塌陷。宝宝一般在妊娠24周至28周之间产生这种表面活性剂,在宝宝34周的时候,基本上已经产生了足够的表面活性剂来保证肺部的正常功能。但如果宝宝是早产儿,体内还没有产生足够的表面活性剂,就可能发生新生儿呼吸困难。根据统计,一半以上28周前出手的婴儿会患有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症。

  另外足月分娩的婴儿也有可能发生呼吸困难,如胎粪吸入综合征,另外较为少见的是气胸,神经系统疾病,如脑积水和颅内出血可引起呼吸困难。包括分娩镇痛和注射药物后导致中枢性呼吸抑制、新陈代谢和血液系统紊乱(如低血糖,低血钙,红细胞增多症,贫血)等也可能发生呼吸困难。

新生儿呼吸困难怎么办

图片来源于华盖

新生儿呼吸困难怎么办

  新生儿发生呼吸困难,应马上进行医疗救治,一分钟都不能耽误。但一般家长对医院的治疗方法都不太了解,一般来说,治疗分为三种方式:

  (1)一般性治疗。

  把新生儿放在保温箱内或保暖床上,保持合适的温度和湿度,用监护仪随时监测体温、呼吸、心率等基本体征,经常清除咽部粘液,用静脉注射的方式保证身体所需的水分和营养。根据病情,用氧气罩、输氧管等方式给患儿提供氧气,严重时采用气管插管,利用呼吸机保持呼吸。

  (2)表面活性物质替代疗法。

  这种治疗方式已经成为新生儿呼吸困难的主要疗法,表面活性物质替代物分天然和人工合成两种。天然活性物质替代物一般采用猪肺、牛肺提取物研发。让药物直接作用于患儿肺部,利用重力作用使药物均匀进入肺叶各个位置。但无论是天然还是人工合成,都是越早治疗效果越好。

  (3)针对症状进行治疗。

  针对呼吸困难导致的酸碱平衡紊乱、心力衰竭、缺氧、呼吸衰竭、抽搐等症状,分别使用各类药物进行治疗。

  (4)预防感染。

  利用消炎药物,预防和控制治疗过程中产生的各种炎症,防止并发症的发生。有肌肉注射和静脉注射两种方式。

    猜你喜欢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