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细胞病毒喜欢找上2岁以下的婴幼儿,那么患有治疗巨细胞病毒感染症的宝宝,医生要怎样去治疗呢?一起往下看治疗治疗巨细胞病毒感染症的药物文章,你会知道答案。
治疗巨细胞病毒感染症的药物
治疗巨细胞病毒感染症的药物
由于CMV感染大多处于潜伏感染状态,即使CMV在体内复制活化,也多为无症状性感染。因此,对CMV感染的治疗,应仅限于症状性感染。
1.一般治疗
CMV肝炎可按治疗病毒性肝炎的一般原则使用护肝药物,以促进肝细胞恢复,减轻肝细胞损害,降低氨基转移酶,消退黄疸。必要时输注白蛋白。贫血严熏者酌情输血。CMV肺炎按病毒性肺炎对症、支持治疗。
2.抗病毒治疗
在抗HCMV治疗药物中更昔洛韦是目前首选的药物。常用静脉给药。7.5—10mg/(kg·d),分2~3次静滴,14天后改为5 mg/(kg·d)1次静滴,维持1一2个月。此药抑制HCMV的DNA聚合酶活性,影响该病毒DNA合成,从而抑制病毒。此药常见不良反应是白细胞(主要是中性粒细胞)及血小板减少,停药后可恢复。膦甲酸钠对HCMV有高选择性,作用于病毒DNA聚合酶,抑制HCMV复制,副作用主要是肾损害,对骨髓抑制作用较GCV轻,剂量为150mg/(kg·d),静滴,疗程2~3周。对GCV治疗无效者可换用此药。重症病例可将上述二药联合应用,更昔洛韦3 5mg/(kg·d)及膦甲酸钠60mg/(kg·d)。也可更昔洛韦5mg/(kg·d),膦甲酸钠90mg/(kg·d)交替使用。其他抗病毒药如阿糖腺苷,阿昔洛韦、齐多夫定及干扰素等均有抑制HCMV的作用,但不能清除HCMV感染。
3.中药治疗 可用苗陈蒿汤口服。
目前,由于移植技术不断进步,免疫抑制状态的移植受体HCMV感染及HCMV病的治疗就显得尤为重要。在世界各地移植中心预防实体器官移植术后CMV感染的方法大致为预防疗法和延迟疗法。预防疗法即是给予所有移植术后患者抗病毒药物预防HCMV病。在延迟疗法(又称定向预防疗法或预先疗法)中,给诊断HCMV感染的患者发病前于以治疗。两种方法虽已普遍应用.但两者孰好孰坏的争论从没有停息过。
治疗巨细胞病毒感染症的药物
巨细胞病毒感染症病因
由CMV引起的先天性或后天性感染,CMV是双链DNA病毒,属于疱疹病毒群,仅在人与人间传播,其形态与其他疱疹病毒相似,对宿主或组织培养细胞有明显的种属特异性,人类CMV仅能在人胚纤维母细胞中分离、培养。
1.传染源
患者和不显性感染者可长期或间歇从唾液、泪液、宫颈分泌物、尿液、精液、粪便、血液或乳汁中排出此病毒,成为传染源。
2.传播途径
(1)先天性感染 孕妇感染CMV后,通过胎盘将此病毒传播给胎儿,母亲在感染后可产生抗体,以后再次生育胎儿受感染的机会较少或症状较轻,甚至无症状,但不能完全阻止垂直传播的发生。
(2)后天获得性感染 包括围产期新生儿经产道或母乳感染。密切接触感染,主要通过飞沫或经口感染,经输血、器官移植感染。
3.人群易感性
年龄愈小,易感性愈高,症状也愈重,年长儿多呈不显性感染。CMV为细胞内感染,虽血中有抗体。也不能避免细胞内此病毒的持续存在,故初次感染后,CMV很难被宿主完全清除。
巨细胞病毒感染症诊断
1.不能以其他病因解释的慢性肝病或迁延性间质性肺炎;
2.临床类似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但抗EB病毒衣壳抗原的嗜异凝集试验阴性,往往发生于手术(尤其开心手术)后接受大量新鲜血者;
3.接受免疫抑制剂治疗的慢性消耗性疾病患者(如白血病恶性肿瘤)、接受器官移植的受者,如发生较严重的肺炎,往往是CMV感染所致。
遇到上述情况时,要进行病毒学和血清学检测才能明确诊断。
看完以上文章的你,是否已经对治疗巨细胞病毒感染症的药物有所了解,其实婴儿和年纪较小的儿童比年龄较大的儿童和成人更容易通过唾液和尿液来传播巨细胞病毒。对于孕妇来说暴露于巨细胞病毒的两种最常见的方式是接触感染儿童的唾液和尿液以及性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