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夏天,溺水都是儿童的“头号安全杀手”。如果小朋友游泳时身边没有大人照看,再加上泳技不佳、安全意识差,在意外发生后往往会酿成悲剧。溺水又分为干性溺水和湿性溺水。其中湿性溺水就是大家通常说的溺水,因大量的水突然涌入呼吸道和肺部,影响气体交换而导致的窒息。那么什么是干性溺水呢?下面就让育儿小编来介绍一下吧。
▼什么是干性溺水
“干性溺水”相对“湿性溺水”来说的,是指人在溺水时,肺部没有进水或者少量进水,进水量不足以影响肺泡进行气体交换,结果声门关闭而不能正常呼吸继而缺氧,从而引起溺亡。
干性溺水是人的肌体的一个应激反应,不仅仅是游泳有可能造成,连医生在给患者用药和治疗过程中也可能出现。过敏体质者、5岁以下小孩、体质差的人都容易发生干性溺水。
▼干性溺水有什么症状
发生干性溺水的时候首先会出现口唇发干、呼吸困难、颜面肿胀,嗜睡、倦怠等症状,接着接着就会出现昏迷、窒息甚至溺亡。严重的情况下会因为喉头痉挛、声门关闭,脑部缺氧致脑水肿,窒息后反射性恶性心律失常,最后心跳停止。
▼干性溺水和迟发性溺水的区别
迟发性溺水又称为“二次溺水”,指的是在游泳过后的几个小时中会有呼吸困难、胸痛、咳嗽,发热,行为举止突然变化,严重的会引起脑部缺氧引发窒息的症状。
而干性溺水是指在水中的时候就已经发生溺水的症状。
▼干性溺水怎么急救
1、清理口鼻异物
首先应该迅速将孩子的头向后仰,清除孩子口鼻里的淤泥、杂草、呕吐物等,打开气道;如果孩子已经昏迷,应让孩子保持侧躺,清理口鼻异物。
2、人工呼吸
干性溺水会让气道封闭,所以家长们最好先做人工呼吸,帮助打开孩子气道。
3、胸外按压
对孩子进行胸外心肺复苏,每做2次口对口吹气后,立即做30次胸外心脏按压,要确保正确的按压部位,双手重叠,与胸骨垂直进行稳定、有规律地按压,同时口对口呼吸时吹气量要大。
4、送往医院
孩子的症状稍缓后,要立刻带孩子前往医院就医。
5、喝点热茶
如果孩子的呼吸心跳逐渐恢复,可以喂他们喝点热茶或其他营养汤汁,并让孩子静卧。
▼怎么样预防干性溺水
1、下水前做好热身准备
孩子在下水前,家长要帮助孩子做好热身准备,以免下水后因脚部抽筋引发溺水。
2、关注孩子水中玩耍的情况
家长要时刻留意孩子在水中玩耍的情况,如果孩子呛水了,要阻止孩子使劲擤鼻子,同时安抚孩子,尽量让孩子迅速缓解。
3、避免水中打闹
很多溺水行为都是发生在孩子在水里打闹的时候,所以家长们一定要避免孩子的不当行为,一旦发现孩子们在玩危险的水上游戏,家长一定要制止。
4、教孩子游泳
家长可以教孩子游泳,学会游泳后,能降低溺水的风险。
5、上岸后观察孩子状态
孩子上岸后,家长也不可掉以轻心,一定要注意观察孩子有无异常症状的发生,比如呼吸困难、倦怠、乏力、嗜睡、过敏、痉挛等,一旦出现不适,应立即到医院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