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妈必看 小儿营养不良容易与哪些疾病混淆

时间:2017-04-14    作者:小鑫

  每个家长都应该知道,孩子的身体需要很多营养,如果营养跟不上就会导致各种疾病的出现,对于正在成长发育阶段的小孩子来说,最重要的就是需要补充营养物质,一些家长由于工作的繁忙,或者其他原因,则很容易导致孩子的营养不良,但是有些疾病却很容易和小儿营养不良相混淆的,希望家长们在平时需要细心的观察,那小儿营养不良容易与哪些疾病混淆

小儿营养不良容易与哪些疾病混淆

小儿营养不良容易与哪些疾病混淆

  小儿营养不良容易与哪些疾病混淆

  1、进行性脊髓性肌萎缩:小儿营养不良的表象症。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性脊髓前角细胞变性。临床也表现为肌萎缩与无力,病程呈逐渐进展。但常见肌束颤动,肢体远端肌萎缩也多较为明显,血清酶学检查多无异常,肌电图特征是神经原性损害。

  2、多发性肌炎:起病较急,进展较快,常伴有肌痛或发热,无阳性家族史。易与小儿营养不良相混淆。实验室检查可有血沉增快。肌肉活体组织检查可见炎性改变。

  3、重症肌无力:晚期可有肌萎缩。但肌无力为波动性,常晨轻暮重,抗胆硷酯酶类药物试验阳性。血清肌酶无升高,抗乙酰胆硷受体抗体多为阳性。肌电图检查时以重复频率刺激神经,可见动作电位波幅渐减。肾上腺皮质激素或抗胆硷酯酶类药物治疗有效。

  4、肌萎缩性侧索硬化症:儿童较少见,症状和小儿营养不良有时相似。有肌肉萎缩及无力,病程逐渐进展。但常伴肌束颤动,并有肌张力增高、腱反射亢进及病理征阳性等上运动神经元损害的表现。

  小儿营养不良的症状

  营养不良的患儿发育迟缓,身材矮小,皮肤毛发无光泽,黏膜苍白,体重不增加甚至减少。临床上还将营养不良病人分为消瘦型和水肿型。宝宝营养不良的症状具体为:

  1、消瘦型:皮肤松弛,皮下脂肪减少,变薄无弹性,头发枯黄,大便频而量少有粘液。患儿的智能及动作均有不同程度迟缓,体温低于正常,脉搏慢,血压偏低。

  2、水肿型:轻者仅有皮下水肿,重者可有生殖器、上肢、腹部及颜部凹陷性水肿(压之有凹陷),少数患儿可有胸腹腔积水,少数人还可出现皮肤紫瘢。本型患儿以体重突然增加为水肿的可靠标志。

  3、由于长期营养不良,患儿还可以出现各种并发症,如佝偻病、各种感染、腹泻、中耳炎、肾盂肾炎等等。化验检查可发现患儿有贫血征象。

小儿营养不良容易与哪些疾病混淆

小儿营养不良容易与哪些疾病混淆

  营养不良的危害

  宝宝出生以后,头围迅速增大,尤其是出生后的两年内,这说明,他们的脑在迅速发育,如果这个阶段营养摄入不足,就会影响脑的发育。2-3岁以后的宝宝患营养不良,即使宝宝体重轻、智力落后,可以通过纠正营养不良,两者都可以恢复正常。这说明,在脑迅速发育阶段,如果营养供应不足,可能对智力造成难以恢复的影响。营养不良不仅影响脑的功能,而且会影响脑的形态发生变化,例如出现不同程度的脑萎缩。宝宝营养不良主要是指蛋白质、微量元素铁、锌、碘元素、维生素等,当宝宝缺少这些营养元素时,则会给宝宝带来一定的危害:

  1、缺乏蛋白质:会影响宝宝的智力发育。营养的供给首先要满足热能及蛋白质的需要,蛋白质中的优质蛋白质要占1/2—2/3。牛磺酸和脑的发育有密切关系,它在母乳中含量丰富,而在牛乳中含量却较少,所以牛乳喂养的宝宝应注意补充牛磺酸。必需脂肪酸应占热能的1%-3%,对脑的发育及神经髓鞘的形成有利。

  2、缺乏微量元素:缺乏微量元素也会对宝宝的智力产生影响。

  (1)缺铁会引起贫血,而在贫血症状出现之前,宝宝已表现出容易发怒、记忆力减退、注意力不集中等症状,并会影响以后的学习。

  (2)膳食中缺锌,可造成宝宝血锌下降,影响体格发育及智能的发展。

  (3)缺碘会影响甲状腺素的合成,而甲状腺素可以促进脑的发育。

  3、缺乏维生素维生素B1、维生素B6缺乏可引起抽搐,并影响宝宝将来的智力。

  因此,宝宝要聪明,营养要均衡。

    猜你喜欢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