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教宝宝学走路呢。每个宝宝都要经历学走路这个阶段。宝宝从呱呱落地,会爬到会走路,慢慢地走来,然而宝宝学走路要经过怎样的过程,家长如何帮助宝宝练习行走,这正是很多爸爸妈妈都想知道的。下面家长们就跟小编一起来看看怎样教宝宝学走路的方法吧。
图片来源于华盖
◆怎样教宝宝学走路
第一阶段:父母可利用学步用的推车或是学步车,协助宝宝忘记走路的恐惧感觉学习行走。
第二阶段:训练宝宝学习蹲站的方式为父母将玩具丢在地上,让宝宝自己捡起来。
第三阶段:父母可以各自站在两头,让宝宝慢慢从爸爸的这一头走到妈妈的那一头。
第四阶段:让宝宝练习爬楼梯,如家中没有楼梯可利用家中的小椅子,让宝宝一上一下、一下一上地练习。
第五阶段:可利用木板放置成一边高、一边低的斜坡,但倾斜度不要太大,让宝宝从高处走向低处,或由低处走向高处,此时父母须在一旁牵扶,以防止宝宝跌下来。
◆宝宝什么时候开始学走路
婴儿动作发展的基本顺序是:头、肩、胳膊、腰、腿、脚,大概7、8个月的时候婴儿可以坐起来,一旦能坐起来便开始爬行。但也有的婴儿跳过爬行直接能扶东西站起来,从发育过程看,爬行并不是站立行走的前一个阶段。
图片来源于华盖
由扶着东西能够站起来到能够扶着东西走路的过渡比较快,大多数婴儿在9-12个月开始迈出人生的第一步,1周岁后基本能单独行走。值得注意的是,即便孩子1岁3个月还不能行走也没有问题,但是1岁6个月还不能单独行走,就需要接受诊查,以及早确定原因。
◆宝宝学走路的好处
1.协调身体平衡
人类是动物中少有的用两条腿走路的动物,两条腿需要掌握的平衡性更高。学习走路能更好地促进人的平衡性发展。
2.刺激大脑发育
学习走路后,直立的姿势可以扩大婴儿的视野,视野面大了就会获得更丰富的感官刺激,视觉的、听觉的发展对于大脑的进一步发育有很重要的意义。
3.促进食欲的增长
学习走路会提高宝宝的代谢率,促进消化进而增强食欲。走路对宝宝而言是一项耗费体力的运动,体力耗费得多,宝宝自然会吃得多睡得好。
图片来源于华盖
◆宝宝走路前的准备工作
1.准备安全的家庭环境
家中凡是宝宝练习走路能够到的地方都要加强防护措施。
首先检查桌椅,是否有尖角,是否排放整齐,还需留出充足的空间让宝宝练习走路。
其实检查门窗,因为宝宝练习走路是经常会手扶门把手,要谨防孩子被门缝夹住手,最好使用门防夹软垫来避免危险。窗户如果是宝宝能够到的地方最好有防护栏,窗帘不要选有帘绳的,以防发生缠绕宝宝脖子造成窒息的事故。
家中的电源插座要远离孩子,或者可以给它们套上塑料壳,宝宝的好奇心很可能给自己带来危险。
2.提供帮助走路的物质条件
好的装备可以让宝宝心无旁骛地学走路,首先要给孩子穿上合适的纸尿裤,最好有裤裆的设计,要舒服、贴身、干爽,侧面的弹力要好,有足够的拉伸度。其次是选择合适的鞋子,最好是稍大一点,因为宝宝长得很快,此外鞋底要适当软一些。
3.衣服要合身
过于宽大的衣服容易挡住宝宝的视线,此外还可能绊倒宝宝,给宝宝穿贴身的衣服即可。
4.营养要全面
多给孩子补充富含钙质和蛋白质的食物,此外还要多晒太阳促进骨骼发育,身体健康的孩子才更有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