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的到来给整个家庭带来了喜悦,但是照顾好一个宝宝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呢。其实新生的宝宝也需要做听力测试,第一次测试将在宝宝出生三天内进行。这点爸爸妈妈要切记,千万别忘记了。下面就跟小编一起来看看新生儿听力筛查怎么做。
新生儿听力筛查怎么做
新生儿听力筛查就是通过一种客观、简单和快速的方法,将可能有听力障碍的新生宝宝筛查出来,并进一步确诊和追踪观察。
新生儿听力筛查的常用方法有耳声发射(OAE)和自动听性脑干反应(AABR),两种技术是目前国际公认的,都是无创性的。我国大多数医院采用耳声发射进行听力筛查,自动听性脑干反应(AABR)主要用于重症监护病房(NICU)新生儿的听力筛查。
正常耳蜗可以产生一种很轻柔的声音,经过听骨链和鼓膜传导到外耳道,并可以被检测到。如果婴儿有蜗性听力损失,就不会产生耳声发射,用耳声发射(OAE)检测就通不过。自动听性脑干反应(AABR)可以反映外耳、中耳、耳蜗及蜗神经通路的功能,自动听性脑干反应通不过,说明听觉通路上可能有问题。
一般在宝宝睡眠安或静状态下,将大小合适的探头或耳罩放置在宝宝的一侧耳朵开始进行测试,做完一侧耳朵再做另外一侧耳朵。OAE或AABR通不过,都需要复筛或转诊。
新生儿听力筛查测试的项目包括:诊断性OAE,1kHz声导抗测试,短声及短纯音ABR,AERP,ASSR和骨导ABR、小儿行为测听(BOA、VRA、PA、PTA),言语检测及听觉言语发育评估等。
新生儿听力筛查的好处
之所以会设立新生儿听力筛查,是因为有时候宝宝刚出生,包括视力、听力很多方面都没发育完全,而且无法凭借自身感觉去判断宝宝内在的发育。新生儿做听力筛查有利于清楚了解到宝宝的听力情况,以及发现宝宝是否有听力问题。
除此之外,从小就认知到听力的情况,也有利于宝宝以后的健康成长,无论是生理还是心理的发展。如果筛查出了结果是不理想的,还可以及早采取措施,对症下药。以免遗留的问题越发展越不可收拾。
新生儿听力筛查未通过怎么办
未通过复筛的婴幼儿,都应在3月龄接受听力学和医学评估,确保在6月龄内确定是否存在先天性或永久性听力损失,以便实施干预。即复筛未通过的患儿应由听力检测机构进行耳鼻咽喉科检查及声导抗、耳声发射、听性脑干诱发电位检测、行为测听及其它相关检查,必要时并进行医学和影像学评估,做出诊断。
对具有听力损失高危因素的儿童,应根据可能发生的迟发性听力损失状况,制定个体化的听力再评估的时间和次数。对于通过新生儿听力筛查但具有听力损失高危因素的婴幼儿,至少3岁内每6个月进行1次听力随访,若可疑有听力损失,应及时进行听力学评估。
结语:以上就是新生儿听力筛查怎么做的内容,妈妈们赶快收藏起来,方便以后查看。想要了解更多的知识就快关注我们的网站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