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5个点教你 新生儿硬肿症护理措施

时间:2017-03-25    作者:小鑫

  如果宝宝出生在冬季,妈妈要小心宝宝得新生儿硬肿症。该病是由寒冷损伤、感染等原因诱发的一种综合症,症状见身体冷、硬、肿,严重可继发肺出血、休克等。宝宝新生儿硬肿症的症状是什么?新生儿硬肿症护理措施有哪些呢?

新生儿硬肿症护理措施

  新生儿硬肿症护理措施

  (1)复温是治疗的关键措施。凡肛温>30℃且腋温高于肛温者,可置于已预热至适中温度的暖箱中,一般经6~12h即可恢复正常体温;体温低于30者应置于比肛温高1~2℃的暖箱中,每小时监测肛温、腋温1次,并逐步提高暖箱1℃,于12~24h恢复正常体温。

  (2)合理喂养。提供能量与水分,能吸吮者可经口喂养;吸吮无力者用滴管、鼻饲或静脉营养。遵医嘱给予液体供给,严格控制补液速度。有条件时最好应用输液泵控制,无条件者应加强手控滴速,建立输液记录卡,每小时检查输人液体量及速度,根据病情加以调节,防止由于输液速度过快而引起心力衰竭和肺出血。

  (3)预防感染。加强消毒管理,严格遵守操作程序,保持患儿皮肤的完整性。

  (4)观察病情。详细记录护理单,监测体温,每2h测体温一次,体温正常6h后改为4h一次,监测心率、呼吸、血液的变化,发现问题及时与医生取得联系。观察暖箱及室内温度、湿度的变化并及时调整。备好抢救药物和设备(如多巴胺、肝素、止血敏、呋塞米(速尿)等药物及氧气、吸引器、复苏囊、呼吸机等),一旦病情突变,能分秒必争进行有效地抢救。

  (5)健康教育。向家长解答病情,介绍有关硬肿症的知识;嘱母亲坚持拔乳、保持母乳通畅,避免因患儿住院而造成断乳;介绍相关保暖、喂养、防感染、预防接种等育儿知识。

  新生儿硬肿症的预防措施

  1、做好围生期保健工作,加强产前检查,减少早产儿的发生。

  2、寒冷季节和地区应为产房装配保暖设备。

  3、新生儿一旦娩出即用预暖的毛巾包裹,移至保暖床上处理。

  4、对高危儿做好体温监护。

  5、积极早期治疗新生儿感染性疾病,不使发生硬肿症。

  新生儿硬肿症症状

  新生儿硬肿症主要发生在冬春寒冷季节。好发于低龄新生儿,特别是早产儿。常发生在出生后7-10天内。新生儿硬肿症的症状为主要体现在体温不升、皮肤硬肿、器官功能损害等,简单来说就是冷、硬、肿。

  1、体温不升:

  体温过低是主要表现,全身或肢端凉、体温常在摄氏35度以下,严重者可在30度以下。

  (1)产热良好患儿:腋温>肛温,腋温减肛温差为正值(在0-0.9度之间),大多病程短,硬肿面积小,属于轻型。

  (2)产热衰竭患儿:腋温 <肛温,腋温减肛温差为负值,多为病程长,硬肿面积大,伴有多脏器功能衰竭,属于重型。

  2、皮肤硬肿:

  (1)皮脂硬化:皮肤变硬,皮肤紧贴皮下组织不能提起。严重时肢体僵硬,不能活动。

  (2)水肿:指压呈凹陷性。

  (3)硬肿时,多为对称性,好发于下肢、臀、面颊、上肢、背、腹、胸等。

  (4)皮肤呈暗红色或苍黄色,严重循环不良者可呈苍灰色或青紫色。

  (5)有时只硬不肿,皮肤颜色苍白,犹如橡皮,只影响大腿和臀部,常为感染性疾病引起的硬肿症。

  3、器官功能损害:

  (1)轻者:器官功能低下,出现不吃、不哭、反应低下、心率慢或心电图及血生化异常的症状。

  (2)重者:多个器官功能衰竭,可发生休克、心力衰竭、DIC、肾功衰竭及肺出血等。

新生儿硬肿症护理措施

  新生儿硬肿症的检查

  1、血常规

  末梢血白细胞总数无明显变化,合并感染时白细胞总数及中性粒细胞可有不同程度的增高或降低。若中性粒细胞明显增高或减少者,提示预后不良。

  2、DIC筛选试验

  对危重硬肿症拟诊DIC者应作以下6项检查:

  (1)小板计数常呈进行性下降,部分患儿血小板计数<100×109/L。

  (2)凝血酶原时间重症者凝血酶原时间延长,生后日龄在4天内者≥20秒,日龄在第5天及以上者≥15秒。

  (3)白陶土部分凝血活酶时间>45秒。

  (4)血浆凝血酶时间新生儿正常值19-44秒。

  (5)纤维蛋白原<1.17g/L(117mg/dl),<1.16g/L(160mg/dl)有参考价值。

  (6)P试验(血浆鱼精蛋白副凝试验)生后1d正常新生儿的65%纤溶活力增强,可有纤维蛋白降解产物(FDP),故P试验可以阳性,24小时后仍阳性则不正常,但DIC晚期P试验可转为阴性。

  3、血气分析

  由于缺氧和酸中毒,血pH值下降。PaO2降低,PaCO2增高。

  4、血糖

  常降低,可有肌酐、非蛋白氮增高。

  5、超微量红细胞电泳时间测定

  由于血液黏稠度增加,红细胞电泳时间延长。

  6、心电图改变

  部分患儿可有心电图改变,表现为Q-T延长、低血压、T波低平或S-T段下降。

    猜你喜欢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