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硬肿症有哪些治疗 复温治疗最关键

时间:2016-08-22    作者:小鑫

  新生儿硬肿症,是指寒冷损伤的一种小儿疾病,主要表现的病症为皮下脂肪硬化和水肿,高发与早产儿。春冬季节较为寒冷,如果发现宝宝患上新生儿硬肿症,爸爸妈妈就应该及时送院进行治疗。那么,造成新生儿硬肿症的病因是什么?新生儿硬肿症的诊断有哪些呢?新生儿硬肿症有哪些治疗呢?

新生儿硬肿症有哪些治疗

图片来源于华盖

新生儿硬肿症的病因

  新生儿硬肿症是一种寒冷综合征,发生于新生儿出生7-10天内,主要是新生儿由于寒冷损伤、感染或早产引起,以寒冷损伤为最多见,故称寒冷损伤综合征,以皮下脂肪硬化和水肿为特征。多发生在寒冷季节,多见于重症感染、窒息、早产及低出生体重儿。严重低体温、硬肿症者可继发肺出血、休克及多脏器功能衰竭而致死。

  新生儿硬肿症的病因为新生儿体表面积相对较大,皮肤薄嫩,血管丰富,容易散热,综色脂肪是新生儿体内特有的组织,它的代谢是新生儿在寒冷环境中急需产热时的主要能量来源,而饥饿时的能量来源是白色脂肪,如小儿周围环境温度过低,散热过多,棕色脂肪容易耗尽,体温即会下降,新生儿严重感染时体温也会不升,这些情况下皮下脂肪都容易凝固而变硬,同时低温时周围毛细血管扩张,渗透性增加,易发生水肿,结果产生硬肿。

新生儿硬肿症有哪些治疗

图片来源于华盖

新生儿硬肿症的诊断

  1、硬肿症病情诊断分度:目前尚无统一意见,也有根据硬肿范围,一般状况,体温,以及有无休克,肺出血而分为轻,中,重度者。

  2、皮肤硬肿范围诊断:按照皮肤硬肿范围大小分轻,中,重三度,轻度:硬肿范围小于30%;中度:硬肿范围在30%~50%;重度:硬肿范围大于50%。

  3、硬肿症皮下脂肪韧度诊断分度Ⅰ度:皮下脂肪稍硬,肤色轻度发红;Ⅱ度:水肿较明显,皮下脂肪弹性基本消失,肤色稍暗红;Ⅲ度:水肿明显,皮下脂肪弹性消失,似橡皮样坚硬,肤色暗红。

  4、危重硬肿症诊断标准:依据卫生部妇幼司儿童急救项目办公室所拟定的“危重病例评分法试行方案”规定以下两项指标。

  (1)肛温在30℃以下,硬肿Ⅱ度以上,不论范围大小。

  (2)肛温在33℃以下,硬肿Ⅱ度以上,范围超过60%。

  凡符合上述两项之一者,即可诊断为危重硬肿症。

  鉴别诊断

  本病有时出现水肿,应与新生儿水肿相鉴别,同时还应与新生儿皮下坏疽,新生儿皮下脂肪坏死相鉴别。

新生儿硬肿症有哪些治疗

图片来源于华盖

新生儿硬肿症有哪些治疗

  1.复温治疗

  是治疗的首要措施。轻症患儿在温水浴后用预暖的棉被包裹,置24℃~26℃的暖室中,外加热水袋,水温从40℃渐增至60℃,体温可较快上升至正常。中度和重度患儿可先安放在远红外线开放型保暖床上,将温度调节到高于小儿体温1.5℃~2℃处,约每30分钟能使体温升高1℃,随患儿体温的上升继续提高保暖床的温度,当体温达4℃时可移至封闭式保暖箱中,保持箱温在5℃左右。为减少辐射失热,在稍离小儿身体的周围罩一透明塑料布。将头面部露出塑料布外,头上戴一小帽保暖。复温除上述方法外还可采用温水浴、温盐水灌肠各种方法。如正在用静脉补充液体或高营养液时,可在瓶的周围用热毛巾包裹,使进入体内的液体有一定温度。供给的氧也要预热。

  2.营养和液体

  要保证供应足够的热卡和液体,因低温时心肾功能减低,输液量不宜过多。对低血糖小儿适当提高葡萄糖进入量。

  3.药物治疗

  (1)对心肾功能较差者可给多巴胺和多巴酚胺等心血管活性药物,因小剂量有扩张肾、脑血管的作用,可以增加尿量。多巴酚胺有增加心肌收缩的作用,但不增快心率,可和多巴胺合用。也可用其他药物如654-2,若面色、心率好转即静滴维持,继续治疗一周。

  (2)抗生素的应用对感染性疾病引起的硬肿症尤为重要,对肾脏毒性较大的药物尽可能少用。寒冷损伤综合征虽可能发生呼吸道感染,但不宜用广谱抗生素预防。

  (3)肝素治疗至凝血酶原时间和凝血时间正常后渐减少给药次数,7天为一疗程。

  (4)基因检测基因来自父母,几乎一生不变,但由于基因的缺陷,对一些人来说天生就容易患上某些疾病,也就是说人体内一些基因型的存在会增加患某种疾病的风险,这种基因就叫疾病易感基因。

    猜你喜欢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