判断哺乳量的方法 学会“五看”巧判断

时间:2016-07-28    作者:小鑫

  宝宝出生后长得好不好跟宝宝的喝奶量有很大的关系,对于奶水充足的妈妈来说,宝宝的奶量够不够是爸爸妈妈最关心的问题,一般来说,除了妈妈要时刻注意乳房清洁和学会正确的喂养姿势外,只要掌握一定的方法就能够正确地判断出宝宝是否吃饱了,那么判断哺乳量的方法有哪些呢?下面就让育儿小编来介绍一下吧。

判断哺乳量的方法

图片来源于华盖

●判断哺乳量的方法

  (1)看哺乳次数

  出生后头1-2个月每天需要吃8-10次,3个月龄时间每天至少要吃8次。

  (2)看排泄

  每天换6块以上湿尿布,期间有2-3次软大便。

  (3)看睡眠

  能够安静入睡4个小时左右。

  (4)看体重

  每星期平均增加体重0-170克,3个月时则为200克左右。

  (5)看神情

  小眼睛闪亮,反应灵敏。妈妈增加乳量的方法是让宝宝早吸吮、勤吸吮。如果妈妈的泌乳量不能满足宝宝的需要,宝宝就会出现母乳不足症状,如体重增长迟缓、脱水、低血糖、大小便量少等。

判断哺乳量的方法

图片来源于华盖

●哺乳的方法

  1.提早开奶

  正常分娩的健康母亲于产后0.5-1小时内可尝试喂哺自己正常的足月儿,虽然此时母亲的初乳很少,但新生儿有力的吸吮是促使泌乳的最好方法,也促进母婴的相互适应。

  2.按需哺乳

  新生儿期只要母亲感到奶胀或宝宝饥饿哭吵即可喂乳,一般每日喂哺10-12次。

  当乳量增加后,宝宝睡眠时间逐渐延长,自然进食规律出现,随着年龄的增大,两次哺乳间隔时间逐渐延长,生后2个月内昼夜7-8次,每2.5-3小时喂一次;3-4个月大约6次,夜间可减少一次。

  喂哺时两侧乳房轮流,先从一侧开始,这侧乳房排空后, 再喂另一侧,每次哺乳应尽量让宝宝吸奶到满足为止,时间约为15-20分钟为宜。

  3.正确的哺乳姿势

  母乳喂哺乳姿势可各种各样,但应母婴均感到舒适,乳母将拇指和食指分别放在乳房的上下方托起乳房,将乳头刺激婴儿的上唇,引起觅食反射,婴儿应含乳晕的大部分,使婴儿在吸吮时充分挤压乳晕下的乳窦,使乳汁排出。

  同时有效地刺激乳头上的神经末梢,促使泌乳和摄乳反射。喂哺完毕,将宝宝抱直,头部靠在母亲肩上,轻拍背部促使胃内空气排出,然后保持右侧卧位,以防呕吐。

判断哺乳量的方法

图片来源于华盖

●哺乳的注意事项

  1.妈妈在孕期就应该建立自己喂养宝宝的信心,并作好具体准备,如孕晚期每日用温开水擦洗乳头,向外轻拉几次,使乳头皮肤坚实及防止乳头内陷,以利宝宝吸吮。

  2.妈妈应注意营养、睡眠充足、心情愉快、生活有规律、不随便服药,每日应较平时增加能量700~1000kcal和水分1~1.5升。

  3.妈妈的乳头应经常保持清洁,防止乳头、乳房疾病的发生。

  4.母乳量不足时,常有哺乳前乳房不胀,哺乳时宝宝吞咽声少,哺乳后宝宝睡眠短而不安,常哭闹,体重不增或增加缓慢。需找出原因加以纠正。

  5.不应让宝宝口含乳头睡觉,不仅不卫生,且易引起窒息、呕吐,同时还会影响宝宝牙床的发育而致畸形。

  6.因为各种原因需暂停哺乳时,应定时将乳汁挤出,以免乳量减少。

    猜你喜欢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