辅食制作工具 卫生很重要

时间:2016-10-31    作者:小鑫

  宝宝四个月了,要开始为宝宝准备辅食了, 除了市售的辅食,其实妈妈还可以亲自动手给宝宝制作辅食,那么有哪些辅食制作工具是必不可少,又有哪些辅食制作工具更加方便实用,还有小砧板,小电饭锅,纱布,那么,辅食制作工具该怎么去选择呢?下面就跟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辅食制作工具

★辅食制作工具

  辅食常用工具如下:

  1、菜板:给宝宝准备专用的菜板,菜板要常洗、常消毒,最简单的消毒方法是开水烫,也可以选择日光晒。使用后要马上冲洗干净并晾干。

  2、刀具:切生食和熟食的刀要分开,每次做辅食前后都要将刀洗净、擦干。选择高质量的刀具,以防水渍残留导致劣质刀具生锈。

  3、刨丝器、擦板:宝宝常吃的果泥菜泥都是用刨丝器和擦板做出来的。一般的不锈钢擦子即可,每次使用后都要清洗干净晾干,以防细菌滋生。食物细碎的残渣很容易蒸出来的食物口味鲜嫩、熟烂、容易消化、含油脂少,能在很大程度上保存营养素。

  4、过滤器:过滤器容易有食物残留,食物残渣藏在细缝里,不易发觉,因此使用后要特别注意清洗。

  5、蒸锅:蒸熟或蒸软食物用,选择普通蒸锅即可。

  6、小汤锅:烫熟食物或煮汤用,也可用普通汤锅,但小汤锅一次烹饪的食物较少,适合宝宝进餐,不会造成浪费。

  辅食专用工具如下:

  1、计量器:用于计算配制辅食的各种材料的量,方便按食物比例烹饪食物,帮助计算食物营养值。

  2、蔬果切割器:能够将水果如梨或者苹果等切割成小块,方便宝宝进食。各种水果蔬菜都有专用的切割器,如苹果切割器、香蕉切割器等。

  3、搅拌机:制作泥糊状辅食的常用工具。搅拌辅食其实一般棍状物体甚至勺子等都可以,但搅拌机可以更省事,把食物搅拌得更彻底。只需注意清洁就好。

  4、榨汁机:宝宝3个月后可以开始添加果汁,4个月开始添加菜汁,因此榨汁机是必不可少的辅食制作工具。最好选购有特细过滤网,可分离部件清洗的榨汁机。因为榨汁机是辅食前期的常用工具,如果清洗不干净特别容易滋生细菌,所以在清洁方面要多加用心。

  5、磨泥器:磨泥器可以将食物磨成泥,不必妈妈花力气刨丝后再压榨成泥,省时省力。在研磨前需将磨碎棒和器皿用开水浸泡一下,彻底消毒后才可以使用。

  现在市面上也出现了很多辅食制作的套装工具,如宝宝食物立方容器、食物研磨器、简易牛奶储存器、简易电动搅棒和蔬果切割器等,它们的优点是可以做到宝宝专用,对自己的烹饪技术没信心的妈妈可以借助这些工具处理食材,让食材准备得更到位,烹饪难度也能降低一点。

辅食制作工具

★辅食制作方法

  首先,制作辅食前做好充分准备

  1、妈妈在制作辅食前必须剪短指甲,用肥皂反复洗手;患传染病或手部发炎时,不要为宝宝制作辅食。

  2、用来制作和盛放食物的各种工具要提前洗净并用开水烫过。

  3、过滤用的纱布使用前要通过煮沸消毒;不管是水果还是蔬菜都要反复清洗,建议用开水烫一遍,这样才能保证宝宝吃的东西不会被细菌污染。

  4、要给宝宝准备一套专用工具,如榨汁机(榨汁、干粉、压汁等功能齐全的最好)、研磨器、干净纱布等,这样一来使用起来比较方便,二来也能避免和成人的餐具混用,形成交叉感染。

  接着,烹饪过程把握关键细节

  1、要注意根据宝宝的消化能力调节食物的形状和软硬度。开始时将食物制作成汤汁、泥糊状,慢慢地过渡到半固体、碎末状、小片形的固体食物。

  2、给宝宝的食物不要用铜质、铝质的饮具来烹煮,因为铜能和一些食物中的维生素C产生氧化反应,破坏维生素C的作用,而铝则会在酸性环境下溶解在食物中,对宝宝的健康不利。

  3、蒸有皮的食品要连皮蒸,蒸完后再剥皮;用蒸、加压或不加水的方法烹煮蔬菜,要尽可能减少蔬菜与光、空气和水的接触;给宝宝制作辅食时最好不要添加苏打粉,否则容易造成维生素及矿物质的流失;此外,还要注意控制食物的温度,最好不要将食物放入微波炉中用高温模式加热,以免破坏食物中的营养素。

  再者,营养食材合理搭配

  不同类型的食物所含的营养成分是不一样的,这些不同的营养成分在互相搭配的时候还会产生互补、增强或阻碍的作用。妈妈如果能注意到食物中的营养差别,给每一种食材找到它的“最佳搭档”,就能提高食物的整体营养价值,为宝宝的辅食加分哦。

  混合喂养或人工喂养的宝宝4个月以后就可以开始添加辅食了。妈妈可以从添加最不容易引起宝宝过敏的米粉开始,先选择纯口味或单一口味的米粉,之后再为宝宝选择加奶加钙、果蔬、肉鱼和五谷类的米粉。在挑选米粉时,不仅原料为绿色大米的米粉品质上更有保障,而且建议要追溯到产地,确保是100%产自绿色基地的绿色大米,有“双绿保证”更安全。但目前市面上能做到“双绿保证”、绿色大米100%可追溯的婴儿米粉并不多,妈妈不妨可以优先考虑具有“双绿保证”的亨氏品牌米粉作为宝宝的第一口辅食哦。

辅食制作工具

★辅食制作原则

  1、从少量到多量:

  每次给宝宝添加新的辅食时,一天只最好喂一次而且量不要大,比如加蛋黄时先给宝宝喂1/4个,三四天后宝宝没有什么不良反应而且在两餐之间无饥饿感、排便正常、睡眠安稳再增加到半个蛋黄,以后逐渐增至整个蛋黄。

  2、从细小到粗大

  宝宝的食物的颗粒要细小,这不仅能锻炼宝宝的吞咽能力,为以后逐步过渡到固体食物打下基础,也让宝宝熟悉了各种食物的天然味道,从而养成不偏食、不挑食的好习惯。另外,在宝宝快要长牙或正在长牙时,妈妈可以把食物的颗粒逐渐做得粗大,这样有利于促进宝宝牙齿的生长并锻炼宝宝的咀嚼能力。

  相信很多妈妈会问哪些食物更有利于锻炼宝宝的咀嚼和吞咽能力,其实面条就是一种不错的选择。但普通的面条并不适合宝宝食用,因为普通的面条可能会添加食盐、色素、乳化剂等,宝宝肠胃还比较脆弱,暂时负担不了这些添加剂。建议妈妈选择用100%小麦粉特制的、不添加食盐、不添加防腐剂的宝宝面,这类由低筋面粉制成的面条,容易煮熟,不会增加宝宝肝脏负担,而且面条本身更柔软细滑,宝宝食用后也更好消化。一些品牌如亨氏,还会在宝宝面中额外附有由丰富的营养素组成的营养伴侣包,加到煮好捞起的面条中,更多地保存了营养成分,避免营养流失,从而更好地给宝宝补充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为宝宝生长发育提供均衡的营养。

  3、从稀疏到粘稠

  在辅食种类上,妈妈们应该根据宝宝消化道的发育情况及牙齿的生长情况逐渐过渡,即从菜汤、果汁、米汤过渡到米糊、菜泥、果泥、肉泥,然后再过渡成软饭、小块的菜、水果及肉,这样宝宝才能更好地吸收营养,避免产生消化不良的现象。

  4、少盐不甜忌油腻

  有的家长常常会依自己的口味来喂养宝宝,按照成人的饮食习惯在宝宝的饭菜中加过量的盐或糖,这样做是十分不对的。尤其是一岁以前的宝宝,饮食最好不要添加食盐,另外,过多甜食的摄入也会增加宝宝胃肠道的饱胀感从而降低食欲,而且过多的糖分可变为脂肪被储存在体内,可能导致宝宝出现肥胖症。

    猜你喜欢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