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多年轻的母亲,在孩子3岁前,都会遇到孩子的分离焦虑问题,非常头疼且不知如何处理。常见的情况是,当你准备出门上班时,孩子哭得声嘶竭力地不让你走,怎么哄都是不行。有些妈妈还会对孩子说“妈妈要上班,挣钱给你买奶粉、玩具”之类的话,或者是直接使用物质诱惑等方法,但总的来讲,效果并不理想。那么,我们要如何应对宝宝的分离焦虑症呢?
图片来源于华盖
●宝宝分离焦虑症的表现
当孩子与熟悉的亲人尤其是妈妈分离的时候,感到害怕、忧郁,情绪和心理上会出现焦虑,学龄前儿童常有此种表现。其实这是正常现象,爸妈无需过于担心,而要尽快帮助宝宝度过这个时期。
体现在生理变化上,会有如下的症状:
1.在没有亲近的人的陪伴下,拒绝上床睡觉。
2.晚上睡眠不好,做噩梦的次数明显增加。
3.反复出现不适,如头痛、恶心、呕吐、胃疼等症状,尤其在亲人离开时特别严重。
4.抵抗力明显下降,经常会发烧、感冒、肚子痛等等。
体现在情绪变化上,会有如下的症状:
1.孤独与迟钝:宝宝主要表现为不合群,集体活动和游戏不愿意参加,封闭自己,对陌生人表现出冷淡、少说话、反应迟钝的特点。
2.恐惧和胆怯:表现为怕黑、怕见人、不敢独处等。此类小朋友易变得懦弱,缺乏自信。
3.固执与韧性:此类孩子一有不如意的地方就哭闹、打滚,或者用拒不吃饭来表示反抗,一定要大人满足自己的无理要求。
4.暴怒:一旦违拗宝宝的意见,宝宝便大哭大闹,甚至出现扔东西、咬人等激烈反应。更有甚者哭叫后还会出现屏气、呼吸暂停、四肢僵直等症状,俗称大憋气的现象(医学上称为屏气发作),过一会儿才恢复正常。
5.顽固性习惯:宝宝因为精神紧张,下意识会吮吸手指、啃指甲等,这些行为如果任其发展,久而久之会形成顽固性习惯。经常吮吸手指还会使婴幼儿感染疾病、牙齿闭合不良等,对孩子的心理、性格发展十分不利。
图片来源于华盖
●如何应对宝宝的分离焦虑症
1.降低亲子依恋强度
因为孩子将父母作为自己安全的港湾,所有的事情都依靠父母来完成,所以在父母离开时便会产生这种分离焦虑,因而降低亲子依恋程度,是首先要考虑的事情。在生活中要适当地放手,让孩子做自己能做的事,使其感受到成就感,知道自己能独立完成,自己是可以的。
2.积极的引导
在孩子入园之前要让孩子知道幼儿园是个有趣的地方,家长可以不断地跟宝宝说:老师像妈妈一样地爱你,老师就像是你的朋友,你有什么不高兴的事,都可以和老师说等等。首先要让宝宝在心理上不排斥老师,这样老师才可以接近宝宝并加以引导。同时放低对老师的排斥心理。有很多小伙伴在一起玩游戏,老师阿姨还会和大家一起做很多有意义的活动,可以学本领,也可以玩游戏,使孩子对幼儿园留下一个好印象,并且产生向往与期待。
3.形成新的依恋关系
分离焦虑主要是孩子失去了所依恋的人,出现了不安全感。要让孩子不产生焦虑,适应父母不在场的环境,就要让孩子与老师建立新的依恋关系。家长平时要对孩子多夸奖老师的和气、漂亮;告诉孩子老师会讲很多故事,会唱歌,会带你们做游戏;在送孩子入园和接孩子回家时,可以刻意的在孩子面前与老师友好的交流,让孩子觉得老师是爸爸妈妈的好朋友。每天入园的时候,在家里就应该说好,妈妈送到教室就会去上班,并且实际上也坚持这样做,不要表现出不舍,否则聪明的宝宝一看到你的不舍,马上就会以哭来要挟你。
回到家里,爸妈要问一问宝宝在幼儿园是怎么玩的,不要带任何的暗示,就让宝宝凭自己的理解和表达叙述出来,爸妈再以很夸张和惊讶的表情说:幼儿园这么好玩,有那么多小朋友和玩具,还有老师爱你们、和你们做游戏,妈妈都想上幼儿园了。这样就可以激发宝宝上幼儿园的兴趣。
4.注意孩子生活技能的培养
焦虑的产生有时还因为孩子的生活能力差,在幼儿园需要自己动手的事情不会做。婷婷的哭闹就与生活技能的缺乏有关系,尤其是在吃饭和睡觉的时候,自然也就想起妈妈了。所以在孩子入园前,家长应该给予生活技能上的指导,如要求他坐在桌子旁自己吃饭,不能在吃饭时随意走动等。指导孩子试着在大小便后自己脱、提裤子。自己洗手,自己睡觉,认识自己的物品等等。家长在指导时不要心急,因为你越着急,孩子就越紧张,越怕上幼儿园。
5.增强幼儿园的吸引力
家长来接孩子时,不要接了孩子马上就回家。幼儿园一般允许家长陪幼儿在户外活动场地的活动器械上玩一会儿,但要注意安全。当孩子玩得高兴时,家长要表示应该结束了,并答应他明天再来玩。这样,幼儿可能会“怀念”在幼儿园玩耍的情景,明天有了到幼儿园更强的动力。
图片来源于华盖
●怎么预防分离焦虑
1.提前适应离开妈妈
要让宝宝适应陌生的环境,首先要提前让宝宝适应短时间离开妈妈,这是一个不能着急的过程,一定要循序渐进,让宝宝慢慢接受。家长在宝宝正式上幼儿园的前半年开始,要有计划的让宝宝将注意力从妈妈身上转移,逐渐增加和宝宝分离的时间。可以通过约定等一些方法让宝宝知道,妈妈只是短时间和他分开,在约定的时间内一定会回来。如此可以培养孩子对家长的信任感。
2.认识小伙伴
宝宝进入幼儿园后,就意味着要离开家人无微不至的保护,正式开始接触以前他从未体验过的生活,这时候如果有一个或者两个小朋友成为好朋友的话,良好的人际关系会帮助宝宝更加容易去接受一个新的环境。这时候,妈妈们可以邀请一两个小朋友来家里玩,或者是几个家长约定好一起去郊外游玩,帮助小朋友们建立友好的关系。
3.学会表达需求
为了让孩子在集体环境中更容易得到帮助,平时细心的妈妈们此时一定要记住,放慢对孩子的理解,让孩子学会自己组织语言去表达自身想法。
4.生活技能提前训练
提前训练宝宝一些生活技能,例如自己独立上厕所、系扣子、穿衣服穿鞋子等。如此,宝宝在进入幼儿园后就不会因为不能独立完成这些事而感觉不好,从而心里产生抵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