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改善幼儿的分离焦虑 3个方法巧应对

时间:2016-06-25    作者:小鑫

  如何改善幼儿的分离焦虑?这是很多妈妈十分苦难的一件事。最亲近的人从视线中消失了,幼儿会一下子不安起来:妈妈在哪里?我要找妈妈!幼儿会用喊叫、哭闹来表达自己的焦虑,呼唤妈妈的出现。大部分幼儿从七八个月起,就会明显表现出这种分离焦虑,有些幼儿甚至更早。幼儿长期这样下去也不是办法,可能会越来越糟糕,那么,妈妈们要如何改善幼儿的分离焦虑呢?如何预防幼儿分离焦虑?

如何改善幼儿的分离焦虑

图片来源于华盖

  ●如何改善幼儿的分离焦虑

  1.减少幼儿的依赖性

  家长要对分离焦虑有正确的认识,应当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并且尽量设法使孩子感到分离不那么突然,比如提前带孩子去熟悉幼儿园或在入园初期提前一些接幼儿回家,同时努力使幼儿对幼儿园产生好感。家长可以耐心地告诉幼儿,幼儿园是多么有趣,不仅有很多小朋友在一起游戏,老师、阿姨还会带大家做很多有意义的活动,爸爸妈妈希望自己的宝宝在这里玩得高兴,并学到更多的东西。

  当幼儿通过观察和感觉,确定家长仍然爱自己,家人很安全,幼儿园老师喜欢他,和小朋友一起玩耍很有意思的时候,"分离焦虑"就会逐渐消失。

  当幼儿第一次去幼儿园,因为不习惯离开父母或因为惧怕陌生环境而哭闹的时候,家长不应当场恐吓或硬逼幼儿进入幼儿园,通常可以采用两种方法达到目的:一是先用置之不理的办法等幼儿停止哭闹,然后和他讲幼儿园的好处、劝说幼儿入园,二是用上面故事里壮壮爷爷的方法,暂时陪伴幼儿,让他既熟悉新环境,又没有立即和家人分离,直到习惯新环境为止。

  2.缩小家园生活的差异性

  幼儿在家的生活与在幼儿园的生活相比,有很大的不同:家里的作息时间随意性很大,而在幼儿园,幼儿要遵守幼儿园的作息制度;在家里,一切生活行动随随便便,在幼儿园,幼儿要服从集体生活的规则;在家里,幼儿稍有表示,成人会马上满足其要求,而在幼儿园很难做到这点;在家里,幼儿几乎可以占有自己想要的一切,而在幼儿园需要分享和轮流使用,同时需要一定的自理能力。这一点使幼儿在刚入园时感到很不适应。

  上述家园生活的差异,一类是由家庭自然带来的,另一类则是家庭教育不当所形成的。因此家长可以通过一些措施缩小家园生活的差异,帮助幼儿适应幼儿园集体生活的种种要求,主动配合幼儿园,培养幼儿良好的生活习惯:幼儿在家里看电视,吃饭、起床、玩玩具、睡觉等都应有一定的时间;要学会自己穿衣服,饭前便后自己洗手,特别是要常在休息日的时候带幼儿到亲友家做客,让幼儿和亲友家的小朋友一起玩。对幼儿的不良行为习惯,家长首先要提高认识,加以重视,并且注意创设条件,培养孩子良好的行为习惯,如让孩子懂得分享和轮流,找机会操作和实践等。

  3.用爱心和技巧教育幼儿

  对于3岁多的幼儿来说,要解决上述问题是比较困难的。为了帮助幼儿克服困难,家长不但需要有足够的爱心和耐心,而且要掌握教育技巧:要耐心倾听幼儿说话,以便真正了解他们在幼儿园的活动情况和真实感受;主动加强家园联系,掌握幼儿在幼儿园的表现,找到幼儿的优点和缺点;避免在孩子面前随意议论老师,流露对老师的不满情绪,以免影响师生关系;当孩子感到受委屈的时候,家长应注意控制自己的情绪和态度,全面了解事情真相,并客观地分析;家长可以用生活中的具体事例对孩子晓之以理、动之以情,保证较好的效果。

如何改善幼儿的分离焦虑

图片来源于华盖

  ●如何预防幼儿分离焦虑

  1、提前适应离开妈妈

  要让小宝宝一下子离开熟悉的妈妈,是一件很残忍的事情。如果能够让小宝宝有一个循序渐进的分离过程,就比较容易接受了。在正式上幼儿园的前半年,家长就要有计划地把视线从孩子身上移开,多次逐渐地增加和宝宝分离的时间,让孩子慢慢适应。有意识让孩子独立地玩、看书、看电视等,或多让家里其他人帮助照看宝宝。让他知道,你只是短时间离开他,一定会回来的。这个过程能够帮助孩子建立对你的信任感。

  2、认识小伙伴

  开始上幼儿园代表着小宝宝离开家庭的保护,正式开始接触集体生活。和小朋友的交往关系会帮助孩子适应一个新的环境。邀请一两个幼儿园同班的小朋友到家里来玩或一起去户外玩。在你的陪伴下,孩子之间相对容易发展起较良性的关系,在幼儿园的新环境中就会更容易适应一些。

  3、学会表达需求

  如果你一向细心,这时候最好能放慢对孩子的理解,让孩子学着用语言表达自己的需求。在一个集体环境中,会说的孩子更容易得到帮助。

  4、生活技能提前训练

  有时候,不会上厕所、不会系扣子都有可能成为孩子在幼儿园感觉不好的原因,及时发现,及时训练,提高生活技能,也是缓解孩子焦虑的一个重要因素。提前了解幼儿园对孩子的生活要求,是不是要求自己穿鞋子、自己穿衣服,大小便时有没有老师帮忙?帮他进行一些生活训练。

    猜你喜欢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