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结核病是由结核杆菌引起的,主要发生在幼年儿童身上的传染病,一般为慢性病,小儿结核病多见于肺部结核,也就是肺结核病,但是也常常伤及幼年儿童身体的其他器官。小儿结核病是常见的危害幼年儿童身体健康的慢性传染病。下面就跟小编一起来看看小儿结核病的危害。
▼小儿结核病的危害
1、重症感染多见
患肺结核排菌的母亲,若用力咳嗽或打喷嚏,可造成啼哭的婴儿吸入肺内大量结核菌。因婴儿对结核感染无特异免疫力,可引起重症感染,表现出发病急、进展快、预后差。
2、对结核菌高度敏感性
患儿组织和器官对结核菌高敏性,肺内可表现为原发病灶的周围炎,肺外表现除结核菌素试验强阳性外,还可表现为多发性浆膜炎、一过性多发性关节炎、疱疹性角膜结膜炎和结节性红斑。
3、淋巴系统广泛波及
在肺原发病灶形成过程中,结核菌可沿淋巴管抵达肺门和纵隔淋巴系统,尤其颈部淋巴结肿大最多见。肿大淋巴结还可产生压迫症状,内部干酪样坏死,甚至穿破支气管,产生支气管播散,并成为慢性结核中毒症和结核复燃的根源。
4、全身播散倾向
小儿结核感染6周后容易发生淋巴源性和血源性播散。早期少量结核菌先进入小循环,可仅限于肺脏,然后通过肺进入大循环播散到全身各脏器组织,故粟粒型肺结核和结核性脑膜炎等肺外结核常见于婴幼儿。
▼小儿结核病的治疗
小儿结核病的危害很多,包括小儿结核病多会引起重症感染、对结核菌十分敏感,容易引发各种炎症,其传播性强,会广泛波及淋巴系统,向全身扩散。小儿结核病发病急,传染快,范围广,持续时间长,因此小儿结核病的治疗十分重要。
小儿初染结核病是成年期续发结核病的主要来源,因此要控制和消灭结核病,必须十分重视小儿结核病的防治。小编对小儿结核病的治疗做了详细的介绍,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1、全身疗法
在全身疗法的基础上,充分调动小儿身体抗病的能力,使特效的抗结核药物更好地发挥抗菌作用。首先应注意合理的营养和休息,选用富含蛋白质和维生素的食物。其中以维生素A及C尤为重要。
2、抗结核化学药物治疗
简称化疗,自从1944年发现链霉素及异烟肼,于1950年合成和广泛使用以后,化疗已取得了重大进展。使结核病人的疗效大大提高。
3、激素疗法
肾上腺皮质激素可以减轻中毒症状,降低过敏反应减轻炎症和抑制结缔组织增殖。因此适当地及早应用激素治疗,可促使发热温度下降,食欲增加,渗出吸收。但对结核病变并无特效作用,副作用大,因此不应滥用,须严格选择适应证。
4、外科疗法
外科疗法主要用于肺段肺叶切除或一侧肺切除,有时作胸腔内淋巴结摘除术和胸膜剥脱术。
▼小儿结核病的病因
知道了小儿结核病之后,我们还需要了解小儿结核病的病因。因为小儿结核病的病因并不是简单的一个,小儿结核病的病因有多个,下面就让小编带各位妈友了解一下小儿结核病的病因,这样才能根据不同的病因有的放矢地治疗。
小儿结核病的病因多是飞沫感染。幼年儿童的免疫力和抵抗力比较低,一般主要通过吸入带菌飞沫(结核患者咳嗽、打喷嚏时散发)而感染小儿结核病。
接种卡介苗可提高机体对结核杆菌的特异免疫力,从而减少发病。本病分五型,成人以浸润型肺结核最常见。典型肺结核起病缓、病程长,患者有低热、乏力、纳差、咳嗽和少量咯血。
部分患者可无明显症状,仅在体格检查时被发现。老年人发病亦常不典型。胸部X线检查目前诊断肺结核的主要方法,痰结核菌检查亦有助于确诊。治疗方面,必须严格按医嘱完成抗结核化疗,治必彻底,否则会影响疗效或导致复发。
在确定治疗原则和选择疗法之前,应确定肺结核病的类型和现阶段病灶进展及活动情况,并检查肺以外身体其他部位有无活动性结核病的存在。在治疗过程中应定期复查随访小儿结核病程中,宜避免并发各种传染病,尤其以防治麻疹和百日咳为最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