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核病的分类 儿童如何治疗结核病

时间:2017-05-08    作者:小鑫

  结核病是由结核杆菌感染引起的慢性传染病。主要侵犯肺脏,称为肺结核病。传染病威胁着我们的健康。下面我们来了解一下结核病的分类以及1-3岁小孩如何预防结核病。

  小儿结核病的危害很多,包括小儿结核病多会引起重症感染、对结核菌十分敏感,容易引发各种炎症,其传播性强,会广泛波及淋巴系统,向全身扩散。小儿结核病发病急,传染快,范围广,持续时间长,因此小儿结核病的治疗十分重要。

  结核病的分类:

  (一)I型肺结核(原发型肺结核)

  人体初次感染结核菌后在肺内形成的病灶,并引起淋巴管炎和淋巴结炎。肺内原发病灶、淋巴管炎和肺门淋巴结炎,统称为原发综合征。多见于儿童,症状多轻微而短暂,有微热、咳嗽、食欲不振、体重减轻等,数周好转。本型大多数预后良好。

  (二)Ⅱ型肺结核(血行播散型肺结核)

  粟粒性肺结核,由结核菌侵入血循环引起。急性粟粒性肺结核起病急,全身中毒症状重如高热等,常可伴发结核性脑膜炎。亚急性或慢性血行播散型肺结核,临床上可无明显中毒症状,病情发展也较缓慢,病人常无明显感觉。

  (三)Ⅲ型肺结核(浸润型肺结核)

结核病的分类

  结核病的分类

  继发性肺结核最常见的类型,干酪性肺炎和结核球也属此型,多见于成年人,病变好发于上叶尖、后段及下叶背段。病灶可吸收、纤维化或钙化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症状及体征随病变范围和性质相差甚大,从无明显症状到出现高热、气急等明显中毒症状,X线胸片表现为片絮状或斑点结节状阴影,可有空洞及支气管内播散灶。

  (四)Ⅳ型肺结核(慢性纤维空洞型肺结核)

  肺结核的晚期表现。浸润型肺结核未及时发现或者治疗不当,空洞长期不愈,空洞壁逐渐变厚,病灶出现广泛纤维化,病灶吸收、修复与恶化、进展交替进行,病程迁延,症状时起时伏,常并发气胸、支气管扩张,甚至呼吸衰竭。此型痰中常有结核菌,是结核病重要的传染源。

  (五)V型肺结核(结核性胸膜炎)

  结核菌可由肺部病灶直接蔓延,也可经淋巴或血行到胸膜。青少年多见,有干性和渗出性两个阶段。前者主要表现为胸痛,并可听到胸膜摩擦音;胸液渗出时,胸痛消失,出现逐渐加重的呼吸困难。

  小儿初染结核病是成年期续发结核病的主要来源,因此要控制和消灭结核病,必须十分重视小儿结核病的防治。小编对小儿结核病的治疗做了详细的介绍,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1、全身疗法

  在全身疗法的基础上,充分调动小儿身体抗病的能力,使特效的抗结核药物更好地发挥抗菌作用。首先应注意合理的营养和休息,选用富含蛋白质和维生素的食物。其中以维生素A及C尤为重要。

结核病的分类

  结核病的分类

  2、抗结核化学药物治疗

  简称化疗,自从1944年发现链霉素及异烟肼,于1950年合成和广泛使用以后,化疗已取得了重大进展。使结核病人的疗效大大提高。

  3、激素疗法

  肾上腺皮质激素可以减轻中毒症状,降低过敏反应减轻炎症和抑制结缔组织增殖。因此适当地及早应用激素治疗,可促使发热温度下降,食欲增加,渗出吸收。但对结核病变并无特效作用,副作用大,因此不应滥用,须严格选择适应证。

  4、外科疗法

  外科疗法主要用于肺段肺叶切除或一侧肺切除,有时作胸腔内淋巴结摘除术和胸膜剥脱术。

  小儿结核病是由结核杆菌引起的,主要发生在幼年儿童身上的传染病,一般为慢性病,小儿结核病多见于肺部结核,也就是肺结核病,但是也常常伤及幼年儿童身体的其他器官。小儿结核病是常见的危害幼年儿童身体健康的慢性传染病。上文小编分享了结核病的分类以及儿童如何治疗结核病,在看完后你都了解没有呢?为了帮助更多的朋友,我们整理了海量的生活知识。

    猜你喜欢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