碘元素对宝宝的头脑发育起着重要作用,是宝宝成长过程中必不可少的营养补充元素。如果宝宝缺碘,会对其生长发育带来一定影响。所以,妈妈们要抓住从宝宝0~ 2岁这个最佳的补碘阶段,对宝宝进行科学有效的适量补碘,促使宝宝发育健全。下面就跟小编一起来看看宝宝补碘食疗方有哪些。
▎宝宝补碘食疗方
1、紫菜豆腐羹
原料:紫菜(干)40克、豆腐300克、番茄100克、盐2克、小米面10克
做法:紫菜先用不下油之白锅略烘,再洗干净,用清水浸开,再用沸水煮一会,拭干水分,剪成粗条。豆腐切成小方粒备用。番茄切成小块,烧热锅,加油约2汤匙,放下番茄略炒,加入水9/4碗,待沸后,再加入豆腐粒与紫菜条同煮。以1汤匙小米面混合半碗水,加入煮沸的紫菜汤内,加盐调味,便可关火进食。
特点:此菜含大量钙质的食品,帮助骨骼生长,豆腐含丰富的钙质,紫菜等海藻食物含丰富的碘质,碘是甲状腺素的基本原素,对生长发育及新陈代谢是非常重要的。
2、虾皮紫菜蛋汤
原料:紫菜10克,鸡蛋1个,虾皮、香菜各适量。花生油10克,精盐、葱花、姜末、香油各少许。
做法:将虾皮洗净,紫菜用清水洗净,撕成小块,鸡蛋磕入碗内打散,香菜择洗干净,切成小段。将炒锅置火上,放油烧热,下入姜末略炸,放入虾皮略炒一下,添水200克,烧沸后,淋入鸡蛋液,放入紫菜、香菜、精盐、葱花即可。
特点:紫菜等海藻食物含丰富的碘质,对婴幼儿补钙、补碘有利。
3、海带排骨汤
原料:猪排骨400克,海带150克,葱段、姜片、精盐、黄酒、香油各适量。
做法:将海带浸泡后,放笼屉内蒸约半小时,取出再用清水浸泡4小时,彻底泡发后,洗净控水,切成长方块;排骨洗净,用刀顺骨切开,横剁成约4厘米的段,入沸水锅中煮一下,捞出用温水泡洗干净。净锅内加入1000克清水,放入排骨、葱段、姜片、黄酒,用旺火烧沸,撇去浮沫,再开用中火焖烧约20分钟,倒入海带块,再用旺火烧沸10分钟,拣去姜片、葱段,加精盐调味,淋入香油即成。
特点:海带的营养价值很高,富含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等多种微量元素。 此汤菜肉烂脱骨,海带滑烂。整菜味美,汤鲜。
4、海带炖豆腐
原料:豆腐 一块,海带半斤,清汤一碗。精盐、葱姜麻油各适量。
做法:海水污染,海带也会含有毒金属—砷。因此,食用前应先用清水漂洗,然后再浸泡不超过6小时,(以免水溶性的营养物质损失过多),并要勤换水,这样,就可以放心地食用。豆腐放入锅中加水煮沸,捞出晾凉,切成小丁。锅中油烧热,放入姜末、葱煸香。放入海带、豆腐,下清汤,烧开后转小火炖半小时,调味后即可出锅。
特点:豆腐含丰富的钙质,海带的营养价值很高,富含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膳食纤维、钙、磷、铁、胡萝卜素、维生素B1、维生素B2、烟酸以及碘等多种微量元素。
▎碘缺乏的危害
碘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之一,在体内有重要的生理功能,主要是参与甲状腺素的合成,碘的生理功能也是通过甲状腺素的作用完成的, 甲状腺素在人体内参与一系列的生理活动,可促进物质分解代谢,能量转换,维持和调节体温,维持正常的生命活动。发育期儿童的身高,体重,肌肉,骨骼的增长和性发育均有甲状腺素的参与,并能促进脑和神经系统的发育,保证脑垂体的正常功能。缺乏碘,宝宝如果缺碘,会出现下列危害:
从胎儿到2岁这个阶段是宝宝补碘的黄金期
碘缺乏可以造成人体的不同程度损伤,由于缺碘程度,持续时间、年龄,以及个体对缺碘的反应不同,出现不同的表现,如胎儿期可有流产、死产、先天畸形、克汀病、甲状腺功能减退(甲低)等。新生儿期可表现甲状腺肿大、甲低、克汀病;儿童和青春期表现甲低、甲状腺肿、智力体格发育障碍,成人期可有甲状腺肿、甲低、智力障碍等。碘缺乏对人类最大的危害是造成下一代不同程度的脑和智力发育障碍。
▎如何早发现宝宝缺碘
作为孩子的母亲,首先应该密切注意,宝宝的身体、起居和动作等方面有无异常。特别是在地方性甲状腺肿病的重病区,也就是流行有“粗脖子”的地方,对新生儿更应特别注意。如果发现宝宝出生后哭声无力、声音嘶哑、腹胀、不愿吃奶或吃奶时吸吮没劲、经常便秘、脑门也比一般的宝宝大、皮肤发凉、浮肿以及皮肤长时间发黄不退时等,平时宝宝醒来时,手脚很少有动作或动作甚为缓慢,甚至过了几个月也不会抬头、翻身、爬坐等,千万不要把这些都看成是宝宝“省心”、“不淘气”、“不缠人”,而应高度重视宝宝是否有甲状腺低下的可能,应该及早到医院检查确诊。
因为缺碘所致甲状腺低下患儿的最大特点,就是从出生就给人以“老实”的感觉,常常是大人把他放到哪里,他便老老实实地原地不动,甚至几个小时也不挪动一下地方。有时大人没有及时给他喂奶、吃饭,他也不会因饥饿而吵闹不休。如果妈妈有发现自己的宝宝有这样的情况,就一定及早带宝宝去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