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妈妈了解什么是产后痛经吗?产后痛经可分为原发性痛经和继发性痛经两种。原发性痛经是指从有月经开始就发生的腹痛,继发性痛经则是指行经数年或十几年才出现的经期腹痛,两种痛经的原因有所不同。
产后痛经的病因
其实痛经是一种女性常见病,跟女性的身体素质有关,据调查发现,10%的女性有明显的痛经,而30%的女性带有一般性痛经。但如果是生育或人工流产后才出现的痛经,而且痛得无法忍受甚至到了想自杀的程度,这问题就严重了,产后痛经症状需要警惕,因为很可能是患了“子宫腺肌病”。
产后痛经的治疗
1.做好保暖:
大部分痛经都伴随着身体发冷,所以保暖是最简单易行的方法,多喝热水使身体暖活,热敷暖水袋或热宝之类的物理加热方法,泡个舒服的热水澡等都会有好处,当然,通过运行使身体血液加快流量,热量散发,不但会对痛经有好处,同时可使身体更健康,健康的身体对缓解痛经的症状是有益的。
2.痛经的中药治疗方法:
中药中医对痛经的治疗有时非常有效果,一般采用当归、白芍、川穹、三棱、莪术、五灵脂、乳香、没药、肉桂、白芷等散寒行气,调理气血,通络活血,好的中医会根据痛经的症状、轻重配药,严格饮食,对很多月经不调者有效。
3.放松心情,心理疗法:
许多有痛经史的女性,经前几天就开始紧张,精神负担很重,这样无益于痛经的缓解,甚至会加重病情。所以年轻女性平时要加强锻炼,正确认识痛经,消除不必要的焦虑和恐惧。
4.运动疗法:
练瑜伽有缓和作用,如弯膝跪下,坐在脚跟上,前额贴地,双臂靠着身体两侧伸直。你也可以试试不同的姿势,找到最舒服的就好。加强体育锻炼也是痛经的治疗好方法,尤其是体质虚弱者,在利用饮食改善营养的同时,可以配合做一些轻度的运动:比如散步。
5.按摩疗法:
先是按摩背腰部,再按摩腹部,后按摩下肢。先涂擦活血药液(如药油、药酒),后再进行按摩:用手指或掌根揉按背腰部胸椎第11节至腰椎第2节,并揉按两侧的肌肉和相关的脊中、悬枢、命门、夹脊、脾俞、胃俞、三焦俞、肾俞、志室等穴;用拳头轻捶背腰部压痛处;用手指揉按腹部疼痛的肌肉和神阙、气海、关元、天枢、外陵、大巨等穴;用手指捏按下肢的阴包、血海、三阴交、太冲等穴。
产后痛经的食疗
1.乌豆蛋酒汤
食材:
乌豆(黑豆)60克,鸡蛋2个,黄酒或米酒100毫升。
做法:
将乌豆与鸡蛋加水同煮即可。
功效:
具有调中、下气、止痛功能。适用于妇女气血虚弱型痛经。
2.山楂桂枝红糖汤
食材:
山楂肉15克,桂枝5克,红糖30~50克。
做法:
将山楂肉、桂枝装入瓦煲内,加清水2碗,用文火煎剩1碗时,加入红糖,调匀,煮沸即可。
功效:
具有温经通脉,化淤止痛功效。适用于妇女寒性痛经症及面色无华者。
3.益母粳米粥
食材:
益母草60克(干品30克),粳米50克,红糖适量。
做法:
先将益母草煎汁去渣,然后与粳米、红糖共煮成稀粥。
功效:
经前3-5日开始服用。温热服,每日1-2次。
此粥活血化瘀,理气通经。适用于气血瘀滞型痛经,月经不调,产后恶露不止等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