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夜啼的因素 7道食疗帮你(2)

时间:2016-11-14    作者:qpxadmin

宝宝夜啼的因素

  5 、赤小豆甜饮

  组成:赤小豆、白糖适量。

  用法:赤小豆加水煮烂后酌加糖,代茶饮。

  功效:清心热安神。

  主治:小儿心热,夜卧不宁,多梦易惊,口干多饮者。

  6、 莲子饮

  组成:莲子30克。

  用法:煎水代茶饮。

  功效:清心养神。

  主治:治小儿惊乍不安,手足心热,盗汗,口干多饮者。

  7、丁香肉蔻奶

  组成:丁香1.5克 肉豆蔻3克 牛奶150克 白糖少许

  用法:将丁香、肉豆蔻擦去灰尘,装入纱布袋中,扎紧,放入锅中加入水煎煮成药汁,去纱布袋,待用。取一净锅,加入牛奶煮开,加入药汁、白糖,调和均匀即可食用。

宝宝夜啼的因素

  功效:奶香浓郁,略带甜味。常食有效。

  主治:气香和胃,温中健脾。适用于小儿啼哭、腹部发凉、手足欠温等症。

  禁忌证:实热、生疮者不宜食用。

  三、小贴士:中医治“夜啼”有方

  排除环境因素,导致孩子晚上夜啼的因素就是疾病。梁文旺介绍,从中医上说,导致孩子夜啼的多因小儿心经热、脾寒、积滞、惊恐所致。在初期,父母在家可用一些中医小方为小孩进行调养,若情况严重时应及时送往医院就诊。

  心经热:心经热的小孩见到灯火时啼哭更加响亮,另外还有面赤唇红、烦躁不安、大便秘结等症状。这时,父母可以用淡竹叶、灯芯草、蝉蜕加水煎汤给小孩喝,该汤具有清心、去火的功效。

  脾脏虚寒:脾寒的孩子在啼哭时哭声低弱,睡觉的时候喜欢卷曲着身体,手脚冰凉,面色青白,舌苔薄且白。父母可用生姜、红糖煮汤喂给孩子吃,此方具有温脾健脾的功效。另外,父母还可经常在孩子的神阙穴、足三里等部位艾灸。

  惊恐:夜间宝宝突发啼哭,好像看见了异物状。而且哭声不止,精神很不安,睡觉时面色青灰、脸上神情惊诧等。此时,父母可用蝉蜕、钩藤水煎给孩子喝,具有安神、镇静的功效。

  积滞:积滞的孩子因为消化不好,有腹部胀满,大便不调等为特征。父母可用山楂、麦芽、神曲让孩子水煎服。该方具有促消化的功效。

猜你喜欢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