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盗汗是怎么回事 喂养及护理不当

时间:2016-08-08    作者:小鑫

  不少宝宝经常在睡眠时出汗,汗水浸湿了衣衫、枕巾,这种现象中医称之为盗汗。爸爸妈妈为此很担心,不知道该怎么处理,也不知道宝宝盗汗是怎么回事。所以爸爸妈妈要多了解宝宝盗汗这方面的相关知识,才能更好的护理好宝宝。下面就一起来看看宝宝盗汗的相关知识吧。

宝宝盗汗是怎么回事

图片来源于华盖

◆宝宝盗汗是怎么回事

  1、喂养及护理不当:体质弱的宝宝常常在白天活动时或夜间入睡后,在头、胸、背部成片状出汗,这往往是由于喂养不当或消化吸收不良而造成的。此外,给宝宝穿得过多或盖的被子过厚也会引起多汗。为此宝宝晚间不宜过饱,穿衣盖被要适当。

  对于生理性盗汗一般不主张药物治疗,而是采取相应的措施,去除生活中导致高热的因素。例如宝宝睡前活动量过大,或饱餐高热量的食物导致夜间出汗,就应该对睡前的活动量和进食量给予控制,这样也有利于睡眠和控制肥胖,有益于宝宝的身心健康。冬季卧室温度以24℃-28℃为宜;被子的厚薄应随气温的变化而增减。

  2、缺钙:表现为入睡后的前半夜,头部明显出汗。由于枕部受汗液刺激,婴儿经常在睡觉时摇晃头部,与枕头摩擦,结果造成枕部头发稀疏、脱落,形成典型的“枕秃”。需及时补充维生素D和钙。如果在盗汗的同时还伴有枕秃、囟门闭合延迟、X形腿、串珠肋等现象,很可能是由于血钙偏低引起,3岁以下宝宝较常见。

  3、疾病:宝宝患病后期、贫血、甲状腺功能亢进等往往盗汗,这是因为体质虚弱,植物神经功能紊乱。此外,还有以下病症会引起盗汗:

  结核:宝宝患了结核病不仅前半夜出汗,后半夜及天亮前也出汗。结核病还有其他表现,如低热、疲乏无力、食欲减退、面颊潮红等。如怀疑宝宝感染了结核,应做肺部x光检查或做结核菌素试验,以便及时诊断、及时治疗。

  佝偻病:患佝偻病的宝宝在入睡后就开始多汗,尤其是头部,能湿透枕席或枕巾,并伴有枕秃和惊哭。因此,要及时让宝宝补充钙和维生素D。

  低血糖:如果宝宝常在天亮前出现多汗,同时伴有面色苍白、脉搏细弱而快,则有低血糖的可能,这时可给宝宝喝些糖水或进食些糕点,即可纠正。

  宝宝患贫血、风湿、类风湿等疾病时也可引起汗多现象。总的来说,宝宝盗汗时,应及时到医院就诊,以排除某些疾病引起的多汗。

宝宝盗汗是怎么回事

图片来源于华盖

◆宝宝盗汗怎么预防

  小儿出现盗汗,首先要及时查明原因,并给予适当的处理。对于生理性盗汗一般不主张药物治疗,而是采取相应的措施,祛除生活中的导致高热的因素。此如,孩子睡前活动量过大,或饱餐高热量的食物导致夜间出汗,就应该对小儿睡前的活动量和进食量给予控制,这样也有利于睡眠和控制小儿肥胖,有益于小儿的身心健康。有的小儿的夜间大汗,是由于室温过高,或是盖的被子过厚所致。冬季卧室温度以24℃~28℃为宜;被子的厚薄应随气温的变化而增减。一般说来,若家长注意到上述几种容易引起产热增多的诱因,并给予克服,出现盗汗的机会会自然减少。即使小儿偶尔有一二次大盗汗,也不必过分担心,盗汗所丢失的主要是水份和盐份,通过每日的合理饮食是完全可以补充的。对于病理性盗汗的小儿,应针对病因进行治疗。缺钙引起的盗汗,应适当补充钙、磷、维生素D等,并应做到以下几点:

  (1)多接触日光,包括户外光线及反射的光线。可在户外活动,不要隔着玻璃晒太阳。

  (2)大力提倡母奶喂养。

  (3)早产儿、双胎,经常腹泻或有其他消化道疾病的小儿应注意加用维生素D。

  (4)北方农村或寒冷的地区要按计划地采取“夏天晒太阳,冬天吃D剂”的预防佝偻病措施。

宝宝盗汗是怎么回事

图片来源于华盖

◆宝宝盗汗怎么治疗

  由于脾虚易感儿常表现为一组综合症状,因此治疗也要采取综合的预防和治疗措施,最重要的是家长们要学一些科学育儿知识,并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加强营养,合理膳食,荤素搭配,粗细兼吃,纠正患儿的偏食,厌食习惯,以增强体质。

  2.注意锻炼身体。如游泳、滑冰、球类、跑步等运动,可酌情安排。

  3.避免接触感染。不到人口稠密的公共场所去,室内不要吸烟,保持空气流通。可用温盐水漱口。

  4. 可采用食疗方法,增强脾胃功能。如:山药胡萝卜粥:山药去皮切片,放胡萝卜,与白米同煮,早晚服食;还可以根据情况加莲子、大枣、薏苡仁、黄芪等。

  5. 按摩及耳针疗法:

  (1)按摩腹部,揉中脘,补脾土(拇指指末节指腹螺纹面),按揉足三里穴。

  (2)耳穴选肺、脾、皮质下穴,按摩出现热胀感而止,每穴60下,10天为一疗程。或选上述穴位贴耳豆,保留15~20天。

  (3)点按、弹拨足三里、足三里、太溪穴各1分钟。

  (4)患儿仰卧,家长以大拇指和其余四指相对,揉拿四肢内侧面2~5分钟。

  (5)患儿俯卧,家长以大拇指按揉心俞、肺俞、脾俞、肾俞穴各1分钟。

  (6)以大拇指掐阴郄穴30次。

    猜你喜欢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