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宝宝碘缺乏的危害 做好预防措施

时间:2017-02-18    作者:小鑫

  碘是人体所不可缺少的一种微量元素,是人体内甲状腺激素的主要组成,缺碘往往会影响胎儿和婴幼儿的大脑发育,碘如此重要,所以爸妈们平时要多了解下这方面的知识,才能更好的照顾好自己的宝宝,那么宝宝碘缺乏的危害有哪些呢?下面一起随小编来了解。

宝宝碘缺乏的危害

  一、宝宝碘缺乏的危害有哪些?

  在小儿脑发育的关键时期(孕6个月至出生后2岁)缺碘可导致克汀病,表现为智力低下,最严重的连大小便也不能自理。轻度患儿生活虽可自理,但不能做复杂劳动,不能适应社会生活、有听力、语言和运动障碍。聋哑发生率高,甚至出现发育畸形。

  知道了缺碘的危害性,补碘就要做好预防,而碘主要来源于食物,如海带、紫菜等海产品。作为婴幼儿,不一定具备咀嚼海产品的能力,并且食谱范围狭小,获取碘的机会亦很小。因此,妈妈在选购婴幼儿配方食品时除了比较蛋白质、脂肪和其他微量元素外,还应特别注意有没有含碘。

  二、宝宝补碘的方法

  从胎儿到生后2岁,是人脑发育的重要阶段。这个时期每日至少需要40-70微克的碘来合成足够的甲状腺激素以保证正常脑发育,而此时婴幼儿尚未添加辅食,碘摄入如果仅靠代乳品将远远跟不上婴幼儿的体格生长发育和脑发育需要。最好的补碘途径是通过母乳喂状的方法从母体得到足够的碘以保证婴幼儿生理需要。

  有资料表明,母乳喂养的婴幼儿尿碘水平高出其它方式喂养的1倍以上。这个时期只要供给母体足够的碘,婴幼儿就不会发生碘缺乏,对哺乳期妇女每天至少要供给200微克碘,才能保证母婴两人的碘需要量,有效地预防碘缺乏对母婴的危害。

  配方食品可补碘

  从配方食品中给婴幼儿补碘是安全、直接有效的方式。宝宝吃下营养美味的事物(如婴幼儿营养米粉、高品位婴儿专用奶粉)的同时,也获取了足量的“碘”元素,促进宝宝的成长发育。

  小编提醒:

  当然,人体摄入的碘量,不是越多越好,当机体摄入的碘长期超过正常生理需要量时,也可以引起甲状腺肿大,以至于出现甲状腺机能亢进等疾病。所以,人体对碘的依赖性就是这样,少了要得病,多了也不行。

宝宝碘缺乏的危害

  三、含碘的食物有哪些?

  1、海产品

  海洋生物的含碘量很高。含碘最高的食物为海产品,如海带、紫菜、鲜带鱼、蚶干、蛤干、干贝、淡菜、海参、海蜇、龙虾等。

  2、陆地食物

  陆地食品则以蛋、奶含碘量最高达到40微克/千克~90微克/千克,其次为肉类,淡水鱼的含碘量低于肉类,植物的含碘量是最低的,特别是水果和蔬菜。

  四、宝宝补碘的注意事项

  宝宝缺碘很容易影响大脑的发育,长期以往更会影响智力发展,所以给宝宝补碘一点要及时,不过补碘也是要注意的,不能过多也不不能过少,具体有以下几点需要注意的,跟随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1、碘不能多也不能少

  2、缺碘地区的居民必须科学的、长期地食用加碘盐,否则,一旦停用碘盐,碘缺乏病就会复发。

  3、每次购买碘盐不要太多,因为时间久,碘元素易挥发。

  4、放碘盐的容器应为加盖的,并放置在干燥、遮光、避高温处。

  5、在菜肴将起锅时再加入碘盐,不要用碘盐爆锅、长炖、久煮,因碘易挥发。

  6、腌制咸菜一定要用碘盐腌制,不要淘洗碘盐。这样可保证咸菜内也含碘。

  7、适当吃含碘食物。海产品如海带、紫菜、海鱼等的含碘量较高,特别是紫菜,是宝宝补充碘的上好食物之一。妈妈们可采取不同的烹饪方式,变换花样的做成宝宝的桌上菜给孩子补碘。但这些海产品不要吃的过勤、补碘也需适当适量,如果孩子体内的碘元素过量,也会危害身体健康。

  【小编结语】看了宝宝碘缺乏的危害,各位宝妈都清楚了吗?除了海产品外,给宝宝选择含碘的婴幼儿配方食品,坚持使用食用碘盐烹调等都可起到补碘的作用,宝宝缺不缺碘要经过医生体检,听取医生的建议,不可盲目“补碘”。

    猜你喜欢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