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水栓塞的护理 细心做好6方面

时间:2017-03-22    作者:小鑫

  羊水栓塞,顾名思义,指的是产妇在生产的时候,羊水进入产妇的血液循环从而造成的肺栓塞。可伴有过敏性休克、血管凝血,和肾脏衰竭甚至造成猝死,属于病症非常严重的一种生产并发症。面对羊水栓塞,除了配合医生的治疗,日常的护理也要细心做好,那么,关于羊水栓塞的护理,下面就让育儿小编来介绍一下吧。

羊水栓塞的护理 细心做好6方面

  羊水栓塞的护理

  1.采取针刺剥膜技术

  医生不要人工剥离子宫膜,要使用针刺技术。

  2.避免高张性子宫收缩

  (1)行为规范

  不要按压产妇下腹部,不要做不规范的产科动作。

  (2)用药谨慎

  医生给产妇用药一定要谨慎,最好先按照最小的剂量来用药,服药过程和服药后都要有医护人员进行监督和检测,根据产妇的接受程度来调整用药剂量。

  (3)米索前列腺醇催产

  医护人员可以为产妇进行米索前列腺醇的注射,但要注意剂量问题,不能过大。如果问题严重,需要医生每隔六小时进行一次检测,记录数据,进行对比。

  3.掌握数据指征

  医生要注意检测产妇各方面体征的数据,如果出现凝血困难等现象就有可能出现羊水栓塞的情况,应该时刻加以警惕,不可掉以轻心。

  4.哌替啶肌注

  如果产妇的子宫收缩频率过高,强度过大,可以进行肌肉注射哌替啶来缓解。

  5.吸尽羊水

  在进行剖腹产的时候,要注意将羊水吸收干净之后再处理胎盘,必要时可使用产钳来止血。

  6.中期妊娠

  在这一时期,如果产妇需要进行钳刮术的话,医生需要等到羊水处理干净之后再进行钳刮。

  羊水栓塞的病因

  1.羊腔膜内压过高:当产妇处于临产状态下,尤其当进入第二产程面临宫缩的时候,羊腔膜的内压会骤然升高,羊水被过大的压力差推挤,从而进入产妇身体的血液循环。

羊水栓塞的护理 细心做好6方面

  2.血窦开放:在生产过程中,有很多种复杂的病因会使产妇的宫颈产生裂伤。而在这种情况下,细菌物质会随着羊水逐渐侵入血管,直达产妇身体内部的血液循环系统中。除了胎盘前置和胎盘早剥意外,血窦破裂也会让羊水进入血液循环。而产妇在进行剖腹产时,羊水也能够从胎盘着床处的血窦部位侵入血液循环的机会。

  3.胎膜破裂:胎膜破裂引发羊水栓塞的概率很大,由于缺失胎膜的保护,羊水就能够通过子宫蜕膜和破裂的宫颈口附近的细小血管入侵血液循环系统。而在进行剖腹产手术的时候,羊水则可能会顺着刀口流入产妇的血液循环中。

  4.其他:高龄产妇和经产妇是羊水栓塞的易发病人群。而子宫收缩强度过高、胎膜提前破裂、胎盘异常、剖腹产以及催产素使用不当等都会造成羊水栓塞。

  如何预防羊水栓塞

  1.产检发现致病因素

  孕妇要进行正规、全方位的产检,这样有利于尽早发现致病因素。比如通过B超能够判断出绝大部分的胎盘前置问题,利用分娩监视能够尽早察觉出胎盘早剥的情况,可早发现早解决。

  2.加强产前教育

  对于高龄产妇、早产产妇和经产妇,以及有子宫疾病的产妇来说,都是羊水栓塞的易发病人群。故而产妇和家属要学习一些产前教育知识,了解基本的医学常识。

  3.及时告知医生

  产妇在生产时,如果感到不适,要将自己的情况及时告诉医生,比如感到胸部闷痛、心情烦躁抑郁、全身发冷打哆嗦等。这样可以让医护人员及时调整方案,做好治疗工作。

  4.及时选择剖腹产

  在第一产程发病后,产妇需要当机立断选择剖腹产,避免造成二次伤害。而有些产妇和家属会认为顺产的宝宝更健康拒绝剖腹,这是不科学的做法,医护人员要予以劝服。

  5.避免产伤

  (1)警惕宫缩过强:如果子宫收缩频率过高、强度过强的话,会造成宫膜撕裂,羊水流入血液循环的恶果。医生要及早注射药物或镇定剂来缓解。

  (2)严格掌握催产素:医生需要特别注意催产剂的剂量,注射后要实时观察产妇的情况,看是否有不良反应出现。

  (3)保护刀口:医护人员要对创口做好防感染的保护措施,保护毛细血管,预防感染。

  (4)谨慎进行人工破膜:不要选择在子宫还在收缩的时候进行人工破膜,要认准时机。

  (5)待羊水流尽:在进行钳夹手术的时候,要注意先将羊水处理干净,确认没有羊水残留之后再进行下一步手术。

  6.观察休克状态

  医护人员要时刻观察产妇的情况,是否有昏迷的前兆。

    猜你喜欢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