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水栓塞作为一种在生产中途迅速发生的病症,会给产妇带来诸如脏器功能受损、心肺衰竭等危险的并发症,因此,及早做好预防措施很有必要!那么,关于羊水栓塞的预防,下面就让育儿小编来介绍一下吧。
羊水栓塞的预防
1.产检发现致病因素
孕妇要进行正规、全方位的产检,这样有利于尽早发现致病因素。比如通过B超能够判断出绝大部分的胎盘前置问题,利用分娩监视能够尽早察觉出胎盘早剥的情况,可早发现早解决。
2.加强产前教育
对于高龄产妇、早产产妇和经产妇,以及有子宫疾病的产妇来说,都是羊水栓塞的易发病人群。故而产妇和家属要学习一些产前教育知识,了解基本的医学常识。
3.及时告知医生
产妇在生产时,如果感到不适,要将自己的情况及时告诉医生,比如感到胸部闷痛、心情烦躁抑郁、全身发冷打哆嗦等。这样可以让医护人员及时调整方案,做好治疗工作。
4.及时选择剖腹产
在第一产程发病后,产妇需要当机立断选择剖腹产,避免造成二次伤害。而有些产妇和家属会认为顺产的宝宝更健康拒绝剖腹,这是不科学的做法,医护人员要予以劝服。
5.避免产伤
(1)警惕宫缩过强
如果子宫收缩频率过高、强度过强的话,会造成宫膜撕裂,羊水流入血液循环的恶果。医生要及早注射药物或镇定剂来缓解。
(2)严格掌握催产素
医生需要特别注意催产剂的剂量,注射后要实时观察产妇的情况,看是否有不良反应出现。
(3)保护刀口
医护人员要对创口做好防感染的保护措施,保护毛细血管,预防感染。
(4)谨慎进行人工破膜
不要选择在子宫还在收缩的时候进行人工破膜,要认准时机。
(5)待羊水流尽
在进行钳夹手术的时候,要注意先将羊水处理干净,确认没有羊水残留之后再进行下一步手术。
6.观察休克状态
医护人员要时刻观察产妇的情况,是否有昏迷的前兆。
羊水栓塞的病因
1.羊腔膜内压过高
当产妇处于临产状态下,尤其当进入第二产程面临宫缩的时候,羊腔膜的内压会骤然升高,羊水被过大的压力差推挤,从而进入产妇身体的血液循环。
2.血窦开放
在生产过程中,有很多种复杂的病因会使产妇的宫颈产生裂伤。而在这种情况下,细菌物质会随着羊水逐渐侵入血管,直达产妇身体内部的血液循环系统中。除了胎盘前置和胎盘早剥意外,血窦破裂也会让羊水进入血液循环。而产妇在进行剖腹产时,羊水也能够从胎盘着床处的血窦部位侵入血液循环的机会。
3.胎膜破裂
胎膜破裂引发羊水栓塞的概率很大,由于缺失胎膜的保护,羊水就能够通过子宫蜕膜和破裂的宫颈口附近的细小血管入侵血液循环系统。而在进行剖腹产手术的时候,羊水则可能会顺着刀口流入产妇的血液循环中。
4.其他
高龄产妇和经产妇是羊水栓塞的易发病人群。而子宫收缩强度过高、胎膜提前破裂、胎盘异常、剖腹产以及催产素使用不当等都会造成羊水栓塞。
羊水栓塞的并发症
1.脑缺氧
羊水栓塞会造成产妇脑缺氧,这时产妇会感觉心情烦躁不安、手脚控制不住的抽搐,严重时会昏迷。
2.脏器衰竭
要是病情持续恶化,最后通常会造成多种脏器功能衰竭,会有生命危险。因为肾脏内部血液循环供应不足而出现尿毒症相关症状,最后可能因肾功能衰竭而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