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病毒性心肌炎的饮食 须少食多餐

时间:2016-10-16    作者:小鑫

  小儿病毒性心肌炎是一种小儿常见的后天性心脏病,其中部分患儿起病隐匿、长年不愈,可形成扩张型心肌病,预后不良。因病毒性心肌炎的病情轻重悬殊,轻者症状不明显,重者如治疗不及时甚至会发生死亡。所以爸爸妈妈平时护理宝宝的时候要格外的细心,下面就跟小编一起来看看小儿病毒性心肌炎的饮食。

小儿病毒性心肌炎的饮食

▼小儿病毒性心肌炎的饮食

  1、有营养易消化:病毒性心肌炎患者要调补气血;饮食清淡易消化低脂肪高蛋白之品。

  2、须少食多餐,不宜进食过饱,尤其晚餐,以免增加心肌负担,可选用莲子、大枣、山药、桂圆、甲鱼等。黄梅天气,病人往往症状明显,可以沙参加玫瑰花,老鸭汤。

  3、要多吃富含维生素B,维生素C之品,多吃新鲜蔬菜水果,可用一些食疗。黄芪加红枣;百合加玉米须;莲子猪心汤。

  4、避免油腻刺激性食品,特别是急性期禁食刺激性食物,如咖啡、辣椒。多食用纤维之品。

  5、心肌炎病人尽量保持大便通畅,所以多进食粗纤维之品。

  心肌炎患者在饮食上没有过多的忌口。但要视身体状况逐渐的进行温补。温补指食性温热的食物,如牛肉、羊肉、黄鳝、甜食、红枣、桂圆、荔枝以及葱姜辛辣的食品等。体弱多病怕冷的女性常吃这类食品可帮助升火,改善怕冷的感觉,从而增强体质。患有心肌炎、冠心病者,宜服一些人参粉,可以安神强心,降压通脉。

小儿病毒性心肌炎的饮食

▼小儿病毒性心肌炎的症状

  小儿病毒性心肌炎有哪些症状呢?新生儿病毒性心肌炎的病初可先有腹泻、食少等前驱症状或突然起病。临床表现多为非特异症状且累及多个脏器或类似重症败血症的表现。据Cherry统计45例,喂奶困难占84%,心脏症状81%,呼吸急促75%,发绀72%,发热70%,咽炎64%,肝脾大53%、双峰型经过35%,中枢神经系统症状27%,出血或黄疸13%,腹泻8%。据报道,新生儿柯萨奇病毒性心肌炎超声心动图表现可呈类似扩张型心肌病,或呈心室壁瘤样改变。新生儿心肌炎的病情进展迅猛,病死率高,预后差,易有流行倾向。

  自1956年首次报道了柯萨奇B病毒引起新生儿心肌炎的流行,南非某医院婴儿室内,在1个月左右时间内有10例新生儿发病,10例中5例死亡,3例做了尸检,心肌以炎症及坏死为主。伴有多脏器损害。以后在罗得西亚、荷兰及美国等先后有多次暴发流行。近年我国也有新生儿病毒性心肌炎暴发流行的报道,东北地区某医院婴儿室发生新生儿柯萨奇病毒感染发病38例,合并心肌炎14例,其中8例除心肌损伤外伴多脏器受累并有类似重症败血症的临床表现,死亡8例。病原证实为柯萨奇B3及B5病毒。

小儿病毒性心肌炎的饮食

▼小儿病毒性心肌炎是怎么引起的

  小儿病毒性心肌炎究竟是怎么引起的呢?最主要的是病毒感染(95%) 很多病毒都可以引起人心肌炎,其中肠道病毒是最常见的病毒,尤其是柯萨奇病毒B1~6型多见,其中以柯萨奇B1~B5型最常见;其次有柯萨奇A4、A16型;埃可病毒9、11、22病毒感染,是否发病和病情轻重都与所染病毒致病力和患儿的易感性有关。最近研究资料表明,腺病毒是病毒性心肌炎的主要病因之一。

  1、免疫机制

  美国和日本一些学者研究证实,病毒性心肌炎细胞免疫起主导作用,病毒的局部作用次之,受亲心脏性柯萨奇B病毒感染后,脾脏受刺激可产生自家反应性,溶细胞性T淋巴细胞,此种细胞对作为抗原的心肌细胞有自体免疫作用,对已受感染和未受感染的心肌细胞都有溶解作用,引起广泛病变,细胞坏死严重,还可产生病毒特异性溶细胞性T淋巴细胞,病毒感染后,心肌细胞表面有被病毒改变的心肌抗原,由于T淋巴细胞能识别这种抗原,使受染心肌细胞溶解,引起炎症,以上二种T细胞都是胸腺依赖性T细胞,切除胸腺后,病毒再感染不会发生以上反应,研究还表明同样亲心脏病毒感染,不同个体产生病变程度不同,有的甚至不发生病变,可能与受染者遗传和体质有关,此外还有的学者证明除T细胞外,还有自然杀伤细胞也参与了心肌细胞的溶解, 1987年首都儿科研究所生化免疫实验室,在体外培养的小鼠心肌细胞感染柯萨奇病毒,发现病毒和T细胞损伤心肌的机制不同,病毒感染细胞后,在其中复制后释出,导致细胞自溶和感染扩散;而T细胞是杀伤心肌细胞,破坏病毒复制的场所,最后导致病毒感染的终止,本病在临床出现心脏症状时,多数受染心肌已分离不到病毒,故学者们认为心肌炎时,心肌损伤主要是T细胞介导的自体免疫机制,病毒感染是作为免疫反应的启动者。

  2、自由基的研究

  氧自由基是指具有奇数电子的原子和原子团,氧是生物体内最重要的电子受体,在氧化代谢过程中,可产生多种自由基,其性质极为活跃,对组织具有很大破坏性,最常见有3种,是超氧阴离子,过氧化氢,氢氧自由基,正常心肌含有许多酶,可将其随时清除,主要是超氧化物歧化酶,谷胱甘肽过氧化酶,过氧化物酶等,氧自由基通过对细胞脂质,蛋白质,糖及核酸代谢的影响,使细胞膜失去完整性,结果通透性增加,亚细胞器及核中蛋白质,酶和核酸等破坏,细胞功能受损,细胞破坏,死亡。

    猜你喜欢

    相关推荐